3.5.4 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设计》


    第(3/3)页

    5)混合换乘

    混合换乘是上述几种换乘方式之间的不同组合,适合于综合交通枢纽。例如,同站台换乘方式辅以站厅或通道换乘方式,使所有的换乘方向都能换乘;节点换乘方式在岛式站台中,必须辅以站厅或通道换乘方式,才能满足换乘能力;站厅换乘辅以通道换乘方式,可减少预留工程量,等等。混合换乘的目的就是力求车站换乘功能更强大,既保证具有足够的换乘能力,又使得工程实施容易及乘客使用方便。

    该种方式的优点是,在进行实际的换乘枢纽交通设计时,若单独采用某种换乘方式不能奏效时,可采用上述两种或多种换乘方式的组合,形成混合换乘布局模式,以达到改善换乘条件、方便乘客使用、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其不足是,枢纽结构复杂、客流量庞大、场站的交通组织较困难。

    6)站外换乘

    站外换乘是乘客在车站付费区以外进行换乘,实际上是没有专用换乘设施的换乘方式。它在下列情况下可能会出现:

    (1)高架线与地下线之间的换乘,因条件所迫,不能采用付费区内的换乘方式;

    (2)两线交叉处无车站或两车站相距较远;

    (3)已建线路未预留换乘的接口,增建换乘设施又十分困难。

    站外换乘是我国目前交通换乘的主要形式,其各种交通方式运营相对独立,易于各自的管理,但其不足是显著的,乘客增加一次进出站手续,步行距离变长,过于消耗体力,在站外与其他人流混合,换乘不便,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低。因此站外换乘方式在规划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换乘设计是对客流的组织设计,其基础是对客流的估计预测,进而对车站的尺度,行走路线的设计,以及对设施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伦敦地铁站的设计中,很早就使用了PedRoute人流分析软件,现在用于人流设计的软件还有Legio

    和Viswa

    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