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绝不是他想要的! 而是临终前的无奈之选! 如果刘彻能再活二十年,或许那时候“顺他意”的刘弗陵,才是他的选择…… 现在没有经过“苦果加身”的刘彻,依旧是想着“驱逐匈奴”、“渴望长生”、“沉迷享受”的昏聩老龙。 酷吏、近臣,长安如今的乱象,是他一手造就的。 没有尝到后果,没有后悔,就不会改变。 这就是人性! …… 而正因此,刘靖才意识到,要将“丞相案”,当做大汉转向的风向标,有多难。 “要想敲响这座警钟,还得造更大的敲钟槌!” 公孙贺案件被人掩盖,恐怕我已触怒到他的禁忌。 如今廷尉、御史大夫都绕着他走,当今天子恐怕也在恼火他追的太深,查的太多! 没有时机,他现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还好。 今日也算是解了太子宫的危局。苏文、韩说等人认罪之后,太子宫搜到的桐木人偶,已经证明是被诬陷…… 接下来,公孙贺这边如果没什么进展,那就让席卷长安的驱逐方士的风暴,来的更猛烈一些。 想到这儿。 接下来的几天,在御史大夫和廷尉继续躲着他的时候,他更是加大了驱逐方士的力度。 特别是在刘彻传出:敢在他未央宫门前待着的,就是王弼、檀何事件的主谋。 一时间…… 什么王公贵族,什么大臣侯爷,在他正儿八经的大汉皇孙面前,都得恭敬的叫一声殿下。 而在这期间,刘靖也接到了越来越多想和解的“善意”,有的人甚至找到了长乐宫。 甚至他为此,也随之去了一趟。 出乎意外,这位大汉的皇后,并没有如少傅石德他们,劝阻自己要做事留一线。 而是问自己:想好了这个选择的弊端和好处了吗? 在刘靖真正的思考了两个时辰,并且摆明利害后。 对方才说出:“那就按照你想的去做!” 得到大汉皇帝、皇后的双人默许。 最开始的三天内,整个大汉的方士,迅速的被驱逐了一小半。 然后,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 刘靖则是针对“难缠点”出手。 将几个功勋侯爵的府邸,乃至连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府邸,都统统清查了一遍,驱逐他们的“相面师、地宅、卜卦”之后…… 长安,才终于迎来了片刻的平息。 半月的时间徐徐过去。 他现在制定的“驱逐方士”的惩罚力度也越来越严! 矫枉不可不过正! 他深知,这些人迟早会卷土重来,甚至看宅、相面这种,也会随着之后的惩罚力度宽松后,继续入驻京城。 对此,刘靖之后不会阻止。 但在这段时间内,他必须做到“清零”! 他要给整座大汉,一个不再以巫蛊害人的态度,一个不许再推荐所谓的隐士高人,进入长安求取功名的态度。 上行才能下效! 当天子、以及大汉的帝都,都开始杜绝方士谋求功名利禄。那么各诸侯国、下方的各郡县,在明白了“上意”之后,也不会再去寻找高人、荐举方士。 而这段时间,刘靖闯出来的名头也非常多。 不分善恶、没脑子、一根筋、莽撞皇孙、铁血皇孙、正气皇孙、等等称呼太多太多……哪怕是最朴素的“好、坏皇孙”,也都有人暗地里喊。 此刻走出廷尉府。 他刚刚处理了一披依旧藏匿着“方士”的豪门。现在不仅罚钱一千,还让他们家主,纷纷去五原郡守卫边防三月,以示惩戒。 越发严厉的惩罚,效果自然也就越好。 最近三天派去的,也就只有十三个人左右,相比之前少了数倍。 他走在大街上,入目可见,原本长安街市各地算卦、相面的摊子明显已成绝迹,就连两旁的店铺,也没有了什么“云上真人”坐镇的等等标识。 一眼看去,耳目一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