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任用诸侯王为臣为将,让他们为中枢出谋划策之类,郑均觉得没什么必要。 而听到了郑均的话语,朱棣迟疑道:“这……不好吧,郑先生,本王以靖难的手段得了天下,若是这般苛待藩王,本王岂不是真成了万古不易,在史书上被人痛斥的贼?” 看着那朱元璋不善的眼神,郑均呵呵一笑,接着便道:“你现在不改,就不是在史书上被痛骂了。” 看朱元璋现在的目光,估计下一秒就要上去,狠狠地揍朱棣一顿了。 听到郑均的话,朱棣也意识到了朱元璋的目光,立马尴尬的笑了笑,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时,郑均便再度打断了朱棣的发言:“而且你担心什么?现在你又不是孤身一人,让朱元璋去你那永乐朝溜达一圈,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有些事情朱棣做了,确实会惹人非议,让诸侯王不忿。 但如果朱元璋去了,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 毕竟朱棣的永乐朝可不是后来的嘉靖、万历,那会儿已经没人认识朱元璋了,而朱棣所在的时间线,朱元璋方才驾崩四年,朝廷上人都没换完呢,难道诸侯王们会不认识自己的爹? 因此,只要朱元璋出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给这逆子站台?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看起来似乎不太情愿:“逼杀允炆的事儿,咱还没找这逆子算账呢!” 朱棣再度尴尬一笑,接着便诚恳道:“爹,这件事确实是儿臣的错!但允炆他也并非一点问题都没有,若是雄英大侄、大哥在,儿臣自是无二话。但允炆做的太差了!” “如若允炆这个皇帝干的很好,有利于我大明天下,儿臣又岂能成功?还请父皇为了我大明江山,暂且宽恕不肖子这一次,助儿臣一回吧!” 听到了朱棣的这句话,朱元璋不免长叹一声。 他当初设立这藩王制度的时候,何尝不知或许会在未来带来祸患呢? 不过,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 就算真有同室操戈、兵戎相见的那一天,起码皇位还是落在咱老朱家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朱元璋对自己太孙朱允炆的不信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