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参加!” 一瞬间,朱棣杀气腾腾,不过还没等他来得及做些什么,周围便出现了点点星光,这星光瞬间包裹住了杀气腾腾的朱棣,而朱棣面前,也倏忽闪过一阵绮丽绚烂的光芒! 而自己面前的景象变得虚幻了起来,朱棣只看到面前场景飞速流转,熟悉的场景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的庭院。 仙,仙家手段! 朱棣被震惊了。 是啊,绝对是仙家手段无疑了。 否则又有什么人能够洞悉前后,又有什么人能够将自己死去四年的老父亲带到自己面前,音容宛在? 除了盗墓贼。 …… 大明,崇祯十七年,二月。 寒风未散,春意萧条。 节日的喜庆早就被兵荒马乱的世道所取代,整个京师的百姓私下议论纷纷,有人说闯王在西安称帝,有人说闯王已经进了山西,更有人说皇帝已经打算南迁陪都,留太子监国…… 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富贵人家 崇祯皇帝已经一夜未曾合眼了。 看了一夜的奏折,他还是毫无头绪,仿佛面前有一个巨大的毛线球,他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理更顺利一些。 流寇、建奴、天灾…… 流寇蔓延、建奴扣关、天灾四起。 老天爷好像诚心和自己过不去似的。 今年,他已经下了四次罪己诏。 这才是崇祯十七年的二月啊! 那伪顺逆贼李自成已在西安称帝,西进募军督师御寇的大学士李建泰已经没了指望,而前不久翰林学士李明睿奏的南迁之意甚合崇祯心意,只不过朱由检极强的自尊心和疑讳心不允许他这样偷偷摸摸的逃走,所以他要召开议事,把这件事放在台面上去聊。 大伙都同意走,那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然而令朱由检没想到的是,公开的廷议中,二十七位大臣,竟有十九位强烈反对,就连在外的李建泰也发奏折反对南迁! 这让朱由检十分失望。 算了,不走了。 勤王大军就在路上,顺天府城高墙坚,京师固若金汤,那李自成想来是不能攻克京师。 坚定守住,或许就有办法。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侍奉在朱由检左右,见朱由检一夜未眠,有些心疼,当即低声询问道:“皇爷,明日可是要去祭祀太庙?” “不去了,不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