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然,他连登基大典都准备好了,就在一个月后。 朱高炽心领神会,当即对着太监道:“宣他进来。” “宣郑均进殿!” 伴随着太监凌厉的声音,郑均拘谨入殿,刚一入殿,便腰杆挺直,如一株屹立在风雪中不倒的梅花,不卑不亢地道:“草民郑均,拜见陛下,殿外尚有一口棺材,还望陛下恕臣殿前失仪。” 没有跪拜。 但朱棣并不在意这些事情。 “无妨。” 朱棣浅浅笑道:“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本王此番前来,乃是清君侧之恶臣,效周公而辅成王,非是要自立。” “草民观陛下,有穆穆天子之仪,国不可一日无君,若陛下不为天子,置大明江山于何处?” 郑均一边随口说着,一边开始在心中组织起语言,准备套朱棣的话,开喷了。 而朱棣闻言,不由眉头一皱。 这个劝进,没水平。 太直白了。 但无所谓了,身份在就好。 回头让文人给他起草一份劝进奏章便可。 一念至此,朱棣正欲说些什么,却见郑均又侃侃而谈,开口说道:“草民早早听闻,陛下有上古先贤之风,今日得见天颜,果真如此。草民不才,遍学古今,方觉陛下有古之帝王风范!” 听到郑均的话语,朱棣不由一喜,接着便笑道:“你觉得朕,如哪位古之帝王啊?” 虽然郑均之言,不合规矩。 但朱棣很是欢喜。 他尚未登基,自然需要这种话来衬托出他的神圣性,如果能够从方孝孺家眷口中得到一个不错的评价,那也还好。 最好是唐太宗李世民,朱棣欢喜的不得了。 毕竟李世民的黑点和自己,貌似和自己也差不多。 望着朱棣的神情,郑均微微一笑。 你以为我会说什么好人,或者将你类比李世民是吧? 酝酿了一番之后,郑均无所畏惧,当即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开口喊道:“古来以叔代侄皇位者罕有,草民愚钝,只见得陛下有宋太宗之雄风!” “陛下靖难之时,与南军鏖战东昌、浦子口,其雄风犹如宋太宗于高粱河,可惜东昌、浦子口无驴车,否则陛下千秋万世之后,亦可得‘东昌、浦子口车神’之称也!” “建文自焚,亦是犹如秦康惠王赵德芳,寝疾薨!” “因此,草民观陛下,与那宋太宗何其相似?就差一纸金匮之盟了,陛下要不努努力,走一走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路线,来两句‘太子无德,异日安天下者,必燕王也’?” 此话一出,满堂寂静! 朱棣原本的笑容渐渐僵硬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