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百一十章 确定作战方案 李菁要进莫斯科 参加完这次军事会议,崇祯皇上就乘坐刚给他配置的专机,带着部分元老院元老们到南方考察去了。这次李威跟着他们一起气走的。原来他的几个工兵团和原来几个铁路施工大队合并,又划给了他们一些原来要退伍的老兵,正式成立了铁道兵总队。铁道兵总队设两个铁道兵军,有八个师。人数有十万人。张知木对他们的要求是,每个师都要有独立完成重大隧道桥梁的施工能力。要配备合理的技术力量。从今年起,每年都会给他们分配一些相应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铁道兵也真是集中了很多施工方面的精兵强将。这样组织重大工程时候,有他们做主力就放心多了。李威就是参加铁道兵成立仪式的。铁道兵总部暂时设在了汉口。 由于张知木等人现在不能出席这个铁道兵成立仪式,正好崇祯皇上他们要下江南巡视,就请他和李威一起去参加铁道兵成立大会了。 大会开完了,参加会议的军官们休息一天就都纷纷离开了窑岗。这次军事会议和以往的不同,参加各个方向的军事行动军官们,会前都参加行动计划制定,他们都明白自己的任务,不需要留下来再详细讨论。 不过会开完,柳成璜和李菁、宁德、姜瓖,还有情报部的李治、刚赶回来的孟四儿可就没闲着了。 大会上算是正式同意了以孟四儿的建议为基础,彻底解决俄罗斯帝国问题。他们还要推敲具体行动细节。 伞兵团已经开始用飞机向乌拉尔山的中国城运送。李菁一个特种兵大队也开始向中国城开进。 宁德、姜瓖先回到前线去之后,李菁和李治、孟四儿又耽误一天,和陈玉峰、欧阳鹤、刘云对行动计划做了最后敲定。其实,现在陈玉峰他们也不能再提出啥具体意见了,只是这样显得格外重视这次行动罢了。 柳成璜为了将伞兵团扩建成伞兵师,忙着在各个军中挑选官兵,也顾不上这些事了。欧阳鹤已经答应今年毕业的少年军校中可以给他们一百名。柳成璜担心欧阳鹤反悔,马上带着人去军校挑人去了。 他知道少年军校学员只要能毕业,军事和文化素质就都是过关的,问题是,适不适合做伞兵还是另外一回事。有的人天生就恐高,还有身体上有其他问题,当步兵海军都没有问题,可是做伞兵就不行。所以挑选人,在少年军校他会适当放开些标准,但是他也不知道这批毕业的五百名学员能不能有一百名身体适合做伞兵。所以他要亲自带人去选人。 陈玉峰对李菁说:“你们现在使用的伞兵已经经过几次实战考验,看来他们是靠得住的。问题是,你们千万不要在行动前,在莫斯科就暴露了。还有,那些俄罗斯人必须要靠得住!” “我提醒你们一件事,你们要在莫斯科有一个天气情报小组为空军提供情报!要是你们行动的当天天气不适合空降也不行。伞兵跳不进克里姆林宫问题就大了。要他们落地后再强攻克里姆林宫事情就麻烦!”欧阳鹤说。 “呵呵!”李菁笑着说,“我们还真的有强攻克里姆林宫的预案!不过,我们是要保证有一个适合空降的天气才能采取这个行动!” “说说,你们要强攻克里姆林宫是怎么回事?”陈玉峰问。 “我们想,一旦行动提前暴露了,克里姆林宫里面有了准备,我们就不能贸然将伞兵降在克里姆林宫里面。那样我们损失会很大,不如我们就降落在克里姆林宫外,然后选一个门强攻进去。这样反倒是好办一些。我们一千多伞兵进了莫斯科城内,也不会有任何军队能奈何我们。所以说,这次行动不管是玩巧的还是玩儿蛮的都要干了!”李菁坚定地回答说。 孟四儿说:“现在马尔科夫男爵手里已经能掌握两千多军队,就连那个负责边防的将军也被他争取过来了!他们也可以配合我们行动。” “太具体的事我们就不插言了!事情定了下来,就靠你们了!”欧阳鹤说。 “是啊,事情定了就大胆干吧!大不了你们派军队攻击去就是了!”陈玉峰说,“不过,你们这次行动要是成功了,和一往可是不一样。这是用伞兵对付一个国家!” “呵呵!陈叔、欧阳先生,我们能想到的事也都想了!你们就等好消息吧!”李菁说,“要是没有别的事情,我明天一早就和孟四儿去中国城了。” “我们就没啥事了!”陈玉峰说,“不过,有一点,李菁,我话说在前面,你绝对不能再去逞能冒险。”说完,又对孟四儿说,“这话,对你也适用。你们要互相监督一下!” “是!”孟四儿起身敬礼说。 欧阳鹤一边送他们一边说,“祝你们马到成功。我和陈总,对了还有张总,在这等你们好消息!” 不知道为啥,李菁一直不是很喜欢孟四儿,也许是他早就知道孟四儿少年时的恶名。那个时候,李菁是镖局年轻的镖师,对孟四儿他们这样的混混根本不会用眼瞧。自从孟四儿在客店救了大家,大家都对孟四儿非常感激,也就都很客气。不过,要说从心里就高看孟四儿,还不是那么回事。 现在李菁和孟四儿开始合作,要一起解决俄罗斯帝国,李菁从心里上还是觉得有些怪怪的,不过李菁也知道,孟四儿现在是窑岗情报部的副主任,是李治的得力助手,更是张知木的亲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要给孟四儿面子。 聪明的孟四儿,见到李菁一直是很恭敬,孟四儿更知道李菁在窑岗的分量。 他们两人同机飞向乌拉尔山的中国城时,在空中也没有啥话。同机的有些窑岗的其他军官们,倒是看着舷窗外面,热烈指点谈论着。 飞机中途在兰州降落后,有三个军官向李菁敬了礼,下飞机走了。 飞机在这里加油时,一辆军用四轮汽车,吱嘎一声,停在飞机舷梯前。李菁知道,空出来的位置不会浪费,还会有其他军官上飞机。这是空军的专机,不可能会有其他人上来。一直看着报纸没有抬头的李菁,感到飞机门前的光线被人一档,知道有人上来。眼睛从报纸上抬起一扫,接着就是一亮。他看到自己徒弟柳俊上来了,“哎呦,小兔崽子,你怎么在这上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