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章 李茂深入河套调研 陆呈祥吃惊新安排 李茂回到窑岗时,已经是秋天了。 今年又是风调雨顺,粮食又是大丰收。窑岗的干部都下到各地帮着抢秋。和张知木深谈一次,李茂顾不上别的事,向张知木要求,要到河套那边去参加秋收工作。 张知木知道,李茂是想多了解一下地方的情况。河套地区,现在是粮食主产区,那里由周遇吉打下的基础,接替他的周夫人也是不让须眉,垦区面积已经扩大了很多倍。那里也是整个大明朝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方。耕种收割都是机械化了。 正好赶上陆呈祥有事过来,听说李茂要到河套去,脸上笑圆了的说:“呵呵,李公子,你可真会选地方选时候。河套那边正是好时候啊!不用到包头,在火车上,你就能看一望无边的麦田,现在都是金色,要不是我实在走不开,我也想去看看!” 李茂也还是性情中人,马上说,“哎呦!陆总啊,听你这么一说,我是一天也等不了了!我马上就得过去!” 张知木说:“别忘了带上照相机,那里的景色也是值得留下来的!对了还有,你走前问问玉琳有啥东西给周夫人的没有?”张知木知道,杨玉琳和周夫人非常投缘,他们之间往来很多。 果然,杨玉琳听说李茂要去包头那边,马上托他给周夫人带去了很多东西。 其实,张知木还有一层考虑。因为周夫人性格刚烈,要是不对脾气的人,一般人不管啥身份都不给面子。有了杨玉琳带去的东西,周夫人是要给杨玉琳面子的。因为李茂将来的身份现在还不能说,这样也能让李茂有周夫人配合,更好的了解一下垦区的情况。尽管李茂现在的身份是张知木助理,这是一个说不上来级别的职务,一般人都会给三分面子。可是周夫人那可是一个另类。 陆呈祥过来还真的是有事。现在西线那边的囤积的粮食已经足够了。很多粮食都是就地采购,根本不需要从这边向西运。陆呈祥来汇报的是,西线几个油库已经储备满了。弹药库分成了一线和二线两级库存。也都配置到位。 听完陆呈祥的汇报,张知木长出一口气说:“我们有这么强大的运输能力,完成这样的运输还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要是没有这些可得怎么办?” “那是啊!”陆呈祥说,“过去打仗,一是用不了这么多东西,二是只能靠人力畜力往前面运。再说了,那时候的士兵,吃的用的哪有我们现在这样啊?我们官兵们吃的用的都是好东西,就是过去一般财主也不能这样吃啊!” “今年粮食又是一个大丰收,千万不要让粮食跌价。那样农民丰收了也不多得银子。”张知木嘱咐说。 “放心吧!我们这几年一直没有停止建设粮库。每年都建几座大型粮库。保证敞开了收购粮食,不会让农民吃亏!”陆呈祥说,“不过,我们提供化肥的地方,粮食产量真是不一样,多打了太多的粮食。我们化肥还是满足不了供应!” “我们是不是还要再建一两个化肥厂啊?”张知木说,“你们不是有两条五千吨的大船专门运鸟粪吗?” “今年还要加一艘船运鸟粪!”陆呈祥说,“现在全国都要化肥鸟粪,根本不够分。我也知道,那些东西撒出去,换来的就是大把的粮食丰收!化肥厂还真的要建,现在就满足不了需要,以后差得会更多!还有我们农业机械业远远不够用。吴三桂和李自成还有秦鹏他们都在催要这些!” “我们秀容这边厂子生产能力很难再大幅度的增加了。我看我们还是选一个地方,重新建设一个大型拖拉机厂和农用机械厂!这个地方,要有充足的电力运输方便。”张知木说,“这件事我们请卢先生和李云鹤过来研究一下吧!” “嗯!我看行,你就安排个时间吧!” “还有一件事,恐怕也要下决心了。我们窑岗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在地下室那个印刷厂二十四小时生产也面强够用。很快中东那边也要大量使用窑岗币,说不定很快世界各国都能用我们窑岗币,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好才行!” “我们不是在山里面建了一个黄金储备中心吗?是不是也在那附近再建一个纸币印刷厂啊?” “纸币印刷厂要建,可是不能在黄金城储备中心那边建。那里是是要绝对保密的。我看就在城外山里面建一个吧!”陆呈祥建议说。 “行!这事你就定吧!安全问题请阎伯他们负责!” 张知木知道,用不了多久,窑岗币就会象前世的美元一样在世界各地流通起来。因为,窑岗在西方的几个租界内开办了票号业务,在那里就可以进行窑岗和金银的兑换业务。已经有前往中国的商船起航前用白银兑换了很多窑岗币。他们携带窑岗币要方便多了。尤其是波斯和奥斯曼帝国还有中东特别行政区前往窑岗这边的商队,很少有再携带金银的了。有的甚至连窑岗币都不带,直接用金银换算成窑岗币,再开一张汇票就上路了。他们都知道,到了窑岗在任意一家票号都可以换成窑岗币。 窑岗币现在是硬通货。现在需要建一座为全世界印钞票的工厂了。 “还有啊!我们从埃及那边运回来的棉花质量非常好,我们几个纺织厂都是争抢着要。我已经和孙传庭通过电话,一起研究了统一在那边棉花收购价格,当然会给孙传庭他们当地留下一部分利润,即使这样棉花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特别是我们通过大船往回运棉花,运费就省了太多了。不然他们那边的棉花运到这边,运费比棉花还贵。孙传庭已经开始动员那里的百姓们大量种植棉花,同时保证按照说好的价格收购棉花。那里的棉农们积极性也非常高了!”陆呈祥恨不得一下就将这些话说完了。 “你要是能和孙传庭签订一个长期的收购合同,他们那边的工作就好做多了!你们这边的纺织厂也能保证棉花来源。另外,我们在叶尔羌和西部大运河沿岸开垦土地种植棉花的事,也要加大鼓励力度!那边的棉花要是能大面积普及开来,棉花资源更能得到保证了!” “你说的这事,阎兴和我们一起组织了一个班子在专门做这事。这件事既需要各地政府支持,也需要我们技术和资金支持。不过很快就能见效了!我们运河每隔不远就有一处提水灌溉的泵站,运河两岸的防护林和棉田都能有水灌溉。不过,卢炳义先生要求我们控制棉田的面积,他说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这事我们也要听他的!” “我们通往西线的大通道路面硬化项目,花费了很多银子。今年应该能完成吧?”张知木问。 “这个银子花的值!今年大部分都应该能完成。”陆呈祥说,“现在,我们铁路沿线的公路都完成了沥青化。从巴尔喀什湖向西,我们也是分段施工的。本来指望孙传庭他们那边的沥青矿能产出来沥青,可是那边的运输不便,产量也上不来。产点沥青还不够他们那边自己用的。所以沥青都是我们运过去。我们酒泉那边的炼油厂出产的沥青都是低温沥青,还需要和我们四川广元的沥青按比例合着用才行。那边雇佣的当地人干活,一个个特别懒散,干活两个不顶我们一个,所以那边的路要耽误一些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