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崇祯皇上晕机 地中海又开战-《改变》


    第(2/3)页

    张知木觉得奇怪的是,杨玉琳、李菁、韩月娇,还有王公公几个人根本就没事。这让张知木明白,现在李菁他们的伞兵们经常从运输机上跳伞没有晕机的是可能的。身体素质好,加上锻炼完全可以战胜晕机。

    在兰州,张知木他们又去参观了这里兰州黄河大桥,看望了这里的驻军。在兰州住了一夜,第二天继续乘飞机时,大家除了有点对于晕机的恐惧,坐飞机已经不害怕了。所以在飞机上也是有说有笑的。这次还有一样,那就是李菁他们那架飞机也是和张知木他们一起飞的。

    杨靖他们的飞机先起飞,张知木他们的飞机升空后,两架飞机并行一起飞。

    从飞机舷窗两架飞机可以互相看得到。

    崇祯皇上更高兴了,看了一会儿另一架飞机,问张知木:“张东家,我们轰炸机现在怎么样了?”

    “轰炸机试飞工作已经完成,我已经让李云鹤他们开始生产!”张知木指着窗外的飞机说,“今后我们生产一定数量的轰炸机,就可以在空中编队飞行。要是有几百架轰炸机一起出动,一般小国我们就能把他们炸平了!”

    “太好了!不过,我们那些步兵的事就少了!”崇祯皇上说。

    “步兵还有步兵的任务!”张知木说,“李云鹤他们在轰炸机上可是没少下功夫。各种类型和各种大小的**,搞了不少!水平轰炸瞄准设备都是新研制的!”

    这时,李菁插言说,“我们空地配合的战术演练也要开始了!只是他们轰炸机还是太少了!总参谋部和柳成璜他们空军参谋部,现在还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过,各种方案也研究了不少!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张总说的那种用运输机改装的炮艇机。在运输机上架上**炮和重机枪,低空向敌人扫射轰击,那可是敌人的噩梦。现在还没有任何敌人能有能力对付我们空中的打击。”

    “这战斗机、轰炸机,还有今后的炮艇机如何使用,如何配合使用,都是要好好研究的事。”张知木说。

    “可惜了,当初对付蒙古人的时候,要是有这样的武器。我们何必建这么多长城?”崇祯皇上感慨的说。

    “呵呵!”李菁一笑说,“周遇吉对付蒙古人的时候,可是用了三角翼。那次战斗也算是一个经典了。我们军事学院是作为教学案例的。”

    “周遇吉将军到了你们窑岗这边,可是发挥出了他的作用。”崇祯皇上说,“朕听说,从归化到北海的铁路都是他领着官兵修起来的,配给他们俘虏也不是很多!”

    “铁路修好了,对整个北方稳固作用太大了!”张知木说,“今年他们那边还有一个大工程,就是要动工修建北海到黑龙江的运河。北海(贝加尔湖)到黑龙江的水路通了。北海北海(贝加尔湖)和大海的水路就通了!整个北海(贝加尔湖)水系覆盖的面积简直太大了!这样话,很多矿产和木柴等好东西都可以通过水路运出来。”

    “是啊!要是我们松辽大运河修通了,那就更好了!”崇祯皇上说。

    “松辽大运河明年主河道就能通水,辅助设施还需要建设几年时间。要是没有问题的话,一期工程就能通行一千吨的货船。那样辽东和整个奴儿干地区都连起来了,战略意义非常大。”张知木说。

    “奴儿干那边都是野蛮之地,那些野人很难教化,治理起来也很困难!”崇祯皇上说。

    “嗯!我们派了不少官员过去。周遇吉将军也在那边少数民族中招收了很多士兵。我想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这些士兵有了文化,对我们更有认同感。能写会算的士兵,退伍回到那边,也是很好的干部。他们做工作,要比我们派去的人更得力!”张知木说。

    “朕真是佩服你们,你们竟然想到了让士兵们都学习文化办法。士兵退伍了,到地方还能变成干部。养兵不但不是负担,还成了培养干部,简直是神话一样!”

    坐飞机的紧张感和新鲜感渐渐减退,也就有时间谈事情了。其实,这些人虽然平时都在窑岗,可是聚在一起的机会也不是很多,难得有机会好好谈谈。

    可是就在飞机飞到祁连山上空的时候,飞机驾驶舱门一开,领航员递过来一份电报。李菁接过电报看了一眼,递给张知木说:“穆毅他们在地中海那边又打起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