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使臣险些送命 说服君臣买枪-《改变》


    第(3/3)页

    “我知道,”说着,使臣拿出来一份协议递给苏丹说,“加上运费,和窑岗人的好处,一共是一千四百三十万两。”

    “什么?你疯了吗?一,一千四百三十万两银子?你想把帝国都掏空吗?”苏丹差点没蹦起来。

    使臣早就想到了苏丹会这样,不紧不慢地反问道:“如果,我们不把这些火枪留住,而是被送到俄罗斯人那里,我们有多少金银不都是俄罗斯人的吗?”

    “你你,你不要以为,我们奥斯曼帝国没有火枪,就打不过俄罗斯人了!这笔生意绝对不行!”

    能被苏丹派出去做使臣和苏丹关系绝对不一般,他故意懒洋洋的说:“协议我已经签了,现在我们是已经把武器都运到了里海东边,陛下还是准备银子,去把武器运回来吧!”

    “我们绝对不会付这么多银子!”苏丹坚决地说,“反正我们也没付银子!”

    “呵呵!陛下,我有时间的话,再和你好好的介绍一下大明朝,还有大明朝的人。现在我要告诉陛下的是,他们非常聪明,做生意从来不吃亏!”

    “呵呵!他们没拿到银子,还要派人看守这些危险的货物,他们还能不吃亏?”

    “陛下,他们非常聪明,今后我们和他们打交道,千万不要和他们耍小聪明,以诚相见最好!”使臣说,“告诉您吧!如果我们一个月之内不去提货,他们就会把货物运走。现在我们路上已经耽误了一些时间。对了,还没来得急告诉陛下,我们在波斯帝国边界,被他们扣留了几天,差点被杀了。”

    “什么?他们敢如此无礼?”苏丹瞪起了眼睛。

    “这事不急,我们可以慢慢说,还是说说这眼前的火枪吧!”

    “对,你说他们要把火枪运走是啥意思?”

    “这还不明白,我们不守信用,他们正好把火枪运到俄罗斯去。”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们把这些火枪运到俄罗斯去!”苏丹坚决地说。

    “是的!陛下,我在哈密就面临着这个两难的选择,买下这些武器,我们帝国不会同意,总价值太高了。但是人家根本不拆开卖,就是故意难为我,逼着我放口。可是,不买下来,就眼看着他们将火枪运往俄罗斯。现在我把这个两难的选择交给陛下您了!”

    奥斯曼帝国是非常会敛财,他们向外发动战争,又都会缴获大量财物,这也是他们发动战争的动力之一。这些**的金银,奥斯曼帝国拿得出来,可是一下就被大明朝给抽空了,实在是不甘心。苏丹召集群臣开会讨论这事,苏丹把事刚说完,一位大臣说:“将签订这样协议人拉出去烧死吧!能签这样协议的人,一定是魔鬼!”

    “对!烧死他!”

    “”

    这样的协议激起了众怒。使臣对此有准备,等大家发泄了一阵,他站起来对要烧死他的那位大臣说:“大人,你方才说要烧死我,就是因为这份协议。可是,我当初不签这份协议,这五千只火枪,百万发子弹,就要送到俄罗斯去,难道大人觉得,我该看着这些武器送到俄罗斯去吗?”

    这位大人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使臣逼问道:“大人,请当着苏丹和各位帝国大人们面,回答我的问题?”

    “这,这,不能让这些武器送到俄罗斯去,不过也不能签这样协议!”

    “大人,当你面对这两难的选择时,你选哪里一个?”

    “这,这不是我的事情!”这位大人没法回答。

    “我看该烧死是你,是你们这些不负责的家伙!”使臣愤怒了。

    他环视一周,看到各位大人也都不出声了,说:“我们今天面临的选择就是,把这些武器买回来,打败俄罗斯人,让他们为这批武器付出代价,还是让这批武器落到俄罗斯人手里面,由他们打败我们,将我们的金银夺走?大家选择吧?”

    使臣精心准备的话,恰到好处的说了出来,结果当然是要把抢买回来。

    不过苏丹为此发布了紧急命令,要求各封建主都要按照土地多少贡献一部分银子。同时派使臣再次前往里海,要他看住武器,不要运走,奥斯曼帝国筹集金银去提货。同时也征集很多粮食,要运到里海西岸,通过船只运往东岸窑岗人的营地,用以折算银子。

    这次,苏丹动用了化成大块的金锭。因为金锭运输要比银子容易一些。

    使臣临走前,向苏丹和各位大臣仔细的汇报了他们在波斯帝国边界的遭遇。这下子,群臣被激怒了。他们纷纷要求苏丹向波斯帝国讨回说法。使臣说现在不宜动怒,我们一切都要等我们把火枪运回来再说。

    不过,使臣走的时候,要求苏丹派出来一批优秀的军官跟他前往,还要多带金银,请窑岗军官给他们进行培训。苏丹当然满口答应了这个要求。

    可是就是这样一件事,差点闹得奥斯曼帝国付出了大批的金银,还没拿回来火器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