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八十三章 宁德李魁南北对进 围攻撒马尔罕古城 李魁他们解决了叶尔羌汗国,没有马上带兵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是对的,因为前面的路非常不好走,以往残破的栈道根本没法通行大军,更别说还有炮车,汽车之类重装备。从这些地方走过一遍的李魁非常清楚,好在李魁这边有很多俘虏和士兵,更不缺粮食给养。李魁花了很大力气修路。一直到八月份,才算是打通了向西的道路。虽然修的是简易公路,可是足以通汽车马车,履带式牵引车更不在话下。 路修的差不多了,李魁带领大军,从喀什出发向西经过哈图哈尔、阿图什,到安集延(安集延是新疆通往撒马尔罕的重要中转站。这里也是帖木儿大帝的孙子巴布尔的出生地。巴布尔20岁时,离开安集延南下阿富汗,并从那里发迹,建立了莫卧儿王朝。这个中亚的大巴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主要枢纽。当时,新疆人将来自中亚的商人,统称为“安集延人”),从安集延西行一百八十里到玛尔噶朗城,又向西八十里到那木干城,再向西八十里就是浩罕城。 这里的城市地处平原,都靠近纳林河,只有那木干在河北。这里土地肥沃百姓都是非常富裕。由于月即别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面巴尔喀什湖方向,而李魁他们一路是派骑兵突袭前进,这些城市,除了在浩罕有一部分兵力进行了抵抗,所有城池都一下子突进城去,根本没有发生战斗就占领了。 不过,李魁他们进城后,除了将守军缴械,将官员们集中看管,将所有公共资源统一接管之外,对于百姓们秋毫不犯。发布告示安民,告诉百姓们只要服从管理,我们保证大家信仰自由,和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有反抗的杀无赦。 李魁安排军队和官员,接管了这些著名的城市。这些城市都是丝绸之路上明珠,这里的百姓们非常长于心计,善于做生意。商家又正常开始做生意,跟随李魁过来的窑岗商队,也都在各个城市设置店铺,开始做生意。这里百姓们很多都去过大明朝做生意,他们对大明朝的都是十分的充满敬畏仰慕,百姓们经过宣抚也就安定下来。 李魁的大军都没在这些地方停留,离开浩罕,大军分兵一路直奔浩罕西北的达什干(塔什干),另一路主力直奔撒马尔罕。 宁德他们大军也休整完了,和李魁他们电报联系好了之后,他们的大军也是分兵两路,从北向南,一路奔达什干(塔什干),另一路直奔撒马尔罕。 一路上,宁德和李魁还用密码电报进行了一番沟通。这就是关于如何处理月即别人宗教人士的解决办法。 李魁介绍了,他们夺下的几个城市都是信仰不可说教的,现在都没啥大问题。另外,他认为张总也是同意各族百姓都有信仰自由,意思不用干涉,好像对此不以为然。 可是宁德又发电报解释说,我们马上要夺取城市,和那几个城市都不一样,他们是不可说教在这一带的中心。不可说教势力之所以能向西延伸,都是这里的神职人员有计划渗透的。不彻底解决他们,对我们西面那边的花剌子模国后人都有影响。孙传庭总督在河西花剌子模国后人聚集地躲藏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神职人员都有非常神秘的联系。我们这次要彻底解决他们。不过,张总的要求我们不能不执行,我们可以让蒙古人先进城解决完了问题,我们再进城,当然我们对他们会有些要求,比如公共财产不能动。蒙古人处理完了,我们再去扮演安抚百姓们角色。 李魁对这样的事,不是能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是宁德是总指挥,只要宁德不反叛,李魁都会听从宁德的指挥。 达什干(塔什干)也就是著名的石头城,自古这里就以商业、手工业著称,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因为这里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很多巨大卵石而得名。 不过,月即别汗王为了集中兵力对付明军,他们将塔什干的兵力都调走了,但是聪明的月即别人没有暴露出来,他们在塔什干城上布置了很多疑兵,让宁德派出的侦察兵一直以为塔什干戒备森严,有重兵把手。所以,当李魁和宁德派出的军队,前后围住塔什干,用步兵炮,轰开城门,冲进城去,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战斗结束了战斗。 进了城的窑岗军队才发现,塔什干城里面不但没有军队,就是百姓们都撤的几乎光了。城里面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吃用的东西。完全给窑岗人留下了一座空城。 宁德听到这消息,气的差点把负责前去侦查的军官给拉出去毙了。 不过,宁德和李魁主力包围的撒马尔罕可是遇到月即别人的大军。在撒马尔罕外围,李魁和宁德的军队,都遇到了月即别人骑兵的突袭。 月即别人在巴尔喀什湖大败而归,完全出乎他们当初的预料。败回塔什干的月即别汗王,害怕窑岗人很快追过来,没有在塔什干过夜,和一起逃回来的大臣们商议了一下,连夜化妆逃到布哈拉去了。 到了布哈拉,汗王稳定了一下神,就和大臣们商议如何对付和蒙古人联合一起的明军。没有参加和明军作战的大臣们还不知道,为啥平时无比骄傲的汗王会吓得连塔什干都不敢呆,直接跑到了布哈拉来。更不明白,汗王出去可是带着几十万精锐军队,怎么会败得如此惨。 有人忍不住的说:“汗王,我们全力动员的话,还可以召集三五十万军队。我们完全可以再整顿军队,和明军一战啊!” 那些跟随汗王败回来的大臣,瞪着他的眼睛都要冒火。他们是知道明军那恐怖炮弹威力,不用说被炮弹命中,就是靠近了炮弹炸点都容易被震死,耳朵震聋的士兵就太多了。这样和明军对抗就是送死。这些没上过战场不知死活的东西,就能说这些混账话。 可是汗王没把战场上情况说出来,就是不想动摇军心,他们也不敢说。他们中有人建议说:“汗王,我们必须马上动员,所有汗国能参战的人都要集合。可是臣建议,我们不要和明军和蒙古人直接对抗,我们汗国幅员辽阔,我们可以坚壁清野,和他们在草原戈壁上和他们周旋。他们大军远来,后勤供应是弱点,我们利用骑兵快速优势,就袭扰他们后勤粮队。时间长了,他们自然就退回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