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北征进展 目标澳洲-《改变》
第(2/3)页
骑兵师长告诉他,这里很早就是我们的国土,你们来这里占领几天就说是你们的领土,那么我们打到莫斯科去,是不是莫斯科就是我们的国土了?不过骑兵师长没时间和他废话,只问了他:“你要是愿意做我们的俘虏,参加劳动,我们保证你活命,不愿意,你也可以说一声!”
这时候,弗兰茨别科夫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清楚现在必须争取活下去,否则一切都没用,他无奈的低下头说:“我愿意参加劳动!可是我是贵族,你们应该给我贵族的待遇。”
骑兵师长说:“我们解救的几个酋长也是贵族,我们就按照你们对待他们的标准善待你!”
“不不,他们是野蛮人,不能和我一样!”
“在我们眼里,你们才是野蛮人,你的待遇就和那些酋长一样。我已经跟你们的其他俘虏说了,如果不服从我们管理,有逃跑迹象,立刻杀掉,丢到树林里面喂狼!你也是这样!听清了吗?”
看着骑兵师长要杀人的眼神,这位俄罗斯贵族再也没有啥贵族架子了,连忙点头称是。
窑岗骑兵师占领了雅库茨克之后,休整了一段,那些医治好的酋长们也被送回他们的部落。不久,雅库茨克就热闹了了起来,各部落的头领们知道窑岗人打跑了那些哥萨克恶魔,都来到雅库茨克,向窑岗人请求不再走了,在这里保护他们。骑兵师告诉他们这次来就是不走了,不但要在这里保护大家,很快的还会运来大批的生活物资,也会将大家手里面的毛皮等东西,用一个合理价格收走。还要组织大家修一条大路,一直到黑龙江,以后还会有汽车通到这里。
酋长们当然高兴了,特别是窑岗人送给了他们瓶装的好酒,还有非常好的布匹,这些酋长们更是高兴地不得了。当他们得知,窑岗骑兵师还准备北上,当地人告诉他们可以沿着勒拿河一直顺流而下直到大海,而且他们愿意派人跟随窑岗人一起去。
跟随骑兵师一起过来的石涛他们的人,拿出来元朝时的地图给他们看,经过辨认,他们确定雅库茨克旁边的河就是勒拿河。
骑兵师经过研究,决定沿着勒拿河,陆路水路并进继续向北到达北面的大海。
现在已经有一条一千八百吨蒸汽木船,在泉州港起航向北面的大海过来,这是石涛们测量船,也是泉州船厂造出来第一艘蒸汽船。这艘船按照石涛他们的要求进行了彻底改造,安上钢板甲板,配上大炮、重机枪还有很多测量设备,这是窑岗第一艘名副其实的测量船。他们要沿着白令海峡进到白冰洋,如果可能就在勒拿河和北进的骑兵师汇合。
不过此时,这条测量船刚刚到达安东半岛(勘察加半岛)南端,要将姜镶他们一个营的兵力五百多人和物资用小船送到岛上,然后他们才能进入流嵬海(白令海),向北进发。由于他们是一路不停的进行测量工作,所以尽管他们船的动力非常足,可是速度并不快。因为他们要实际测量出精确的海图来。
登上安东半岛(勘察加半岛)的这个营,任务首先也是测量考察这里地理和人员情况。他们手里的地图也是元朝的地图,也非常简陋。所以他们这只队伍也是一只带有探险性的队伍,因为对这里的一切都是很不了解的,只从资料上知道这里有火山,还有白色熊等寥寥记载东西。
姜镶他们沿着黑龙江逆流而上队伍,过了雅克萨不久,就沿着河流分成两路,一路沿着石勒喀河继续向西前进,一路沿着额尔古纳河前进。两路都是水路并进,河上有拖轮携带笨重的武器物资,岸上是骑兵步兵搜索前进。骑兵常以连为单位多路拉成大网扫荡过去,遇到蒙古人,友好的跟他们说,这里归窑岗管理了,不友好的直接杀掉。遇到逃窜过来的蒙古兵直接杀掉一个不留,因为没法携带俘虏。
周遇吉他们除了押着俘虏沿着色楞格河修建库伦(乌兰巴托)到北海的公路,还在库伦扩建码头,因为五月份开化之后,从库伦就可以乘船直达北海(贝加尔湖),而北海(贝加尔湖)沿岸的河流四通八达,在没有更好的公路和铁路之前,好好利用这点无疑是非常实际的。周遇吉也给家里提出了,在北海建设一个大点的造船厂要求。家里也在考虑如何将船用锅炉运到北海的事。
蒙古大活佛的努力也见了些成效,已经有不少小部落的头人,来到库伦(乌兰巴托)见到周遇吉表示愿意服从窑岗人领导。所有这样的,周遇吉都会派出士兵到他们部落落实这些事情。
不过,周遇吉清楚,这样的表示,很可能都是他们的权宜之计。不过没有办法,必须将库伦到窑岗的公路修通,然后将电话电报接到这里,让他们和窑岗那边经济文化都分不开了才行。不过这是需要一点点做的事。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那些从山里面逃出去的车臣汗他们带着几千人向西逃窜了,这是周遇吉最不愿意看到的,不过也没有办法,窑岗的意思还是等到姜镶他们大军推进到库伦这边,再研究西进的事。周遇吉也想尽快将打下来的地方把工作做好。
不过有情报显示,俄罗斯人在叶赛尼河沿岸有一个很大基地,北海(贝加尔湖)以西也有俄罗斯人的一个基地,周遇吉正研究如何尽快的弄清情况,好清除这些隐患。
崇祯皇上张知木介绍完北方的情况,点点头说:“好啊!我们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将战场推到外面了。不过,张东家北面那些极寒之地,我们占了也没有啥大用,不如将他们打服了不敢来犯就行。不然,我们占领那些地方得不偿失啊!”
“皇上,那里的土地,都是我们我们的,绝对不能在我们手里面再失去,那样对不起祖先,更对不起子孙万代。那些地方地下都是无尽的宝藏,我们这回就要牢牢的守住我们土地,一寸都不能丢掉。”张知木知道之所以中国丢了很多地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初的皇上觉得那些苦寒之地没有啥用处不值得费力气。今后,要花些时间教育大家千万不要近视眼。
“哦!朕听说那些北方极寒之地,人活着都很困难,那里的人只能打些野物为生,根本种不了庄稼,我们占领那些地方,人员吃用的都要后运,花费不菲啊!”崇祯皇上还是有些觉得那些地方不值得花费太多的人力财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