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研究北进问题 李茂计划批准-《改变》
第(3/3)页
陈玉峰也笑着说:“李公子真有办法,连远在广州的柳成璜都让你给拉出来了!”
“呵呵!柳成璜听到我的主意,比我还着急呢!恨不能马上赶回来呢!”李茂笑着说。
“哎!你的铁路一动工,不用柳成璜,范成坤就先赶过来了。”张知木说。
“不管是向东到福建,还是向南到广州,都得我们的铁路过了江再说。”李茂说。
陈玉峰起身看了一会地图说:“我看到广州的事,不是太着急。不如到了衡阳转向桂林、柳州、南宁,再修到安南的东京(越南河内)。这样,就把安南的事给稳定下来了。”
李茂也起来,看了看地图说:“广州也是太重要了。不如修到广州,再从广州沿着珠江、西江修到南宁,再修到安南的东京(越南河内)。”
张知木看了看地图说:“我看现在就定下来启动修建郑州到汉口的铁路。至于过了江再如何修,我们再讨论一下。卢先生也可以派人沿着这两条路线走一走,看看那条容易修。”
李茂说:“我还有一个建议,请张总考虑一下。汉口的铁路修完之后,我们应该沿着汉水从汉口将铁路修到汉中。为下一步铁路进川做准备。”
陈玉峰看着地图说:“李公子的建议值得考虑。修了到汉中的铁路,不说对这一带的好处,从这条线可以修到成都、重庆的铁路。只要有了铁路进川,对四川的稳定非常有好处。再说了,还可沿着进川的铁路向南,进入云南、贵州。”
“这些事,我看要等到南北大通道修完之后再考虑吧!”张知木说,“修建铁路的事,我们干一百年也干不完。不过,那时候的铁路,技术上很可能和我们今天完全不一样了。最好的铁路应该是电力驱动的,时速几百公里才行。”
“几百公里?每小时?飞一样?”刘云问。
“呵呵!不要惊讶!人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张知木说。
卢炳义说:“今天我有一个建议,将铁路的运输独立出来。这铁路有修建的问题,也有一个运行管理的问题。我看运行管理和修建铁路的,都要统一一个部门管理起来。还有,铁路涉及到东西太多了,不仅仅是铺上钢轨火车就可以运行。还要有沿线的电报电话通信联系,信号灯系统,扳道岔系统。今后都要研究自动控制的问题。所以我建议成立一个铁道学院。专门培养铁路上需要的技术人才,也研究铁路上使用的技术。”
“卢先生这个建议我同意,”张知木说,“还建议成立一个船舶工程学院,而且,我建议这个学院就在镇江建立,那里离我们的造船基地最近。我们这边支援一些基础教育的老师,专业课可以请他们基地派技术人员上课。”
卢炳义说:“这是一个好主意,镇江那边招生也方便,当地及周围地区读书人多,就近招生非常方便。”
李茂说:“还有一件事儿,嘉陵江上那个水库再有一年多也能建完发电,是不是也修建一条高压电线路,将电网和我们马上要发电的电网连在一起啊!这样那里的电力就可以送出来,我们的电网也能稳定。”
李茂问的事已经很专业了,说明他没少和技术人员研究这些事。
卢炳义解释说:“建高压电网的事我们研究过,那里的电力不输出来就浪费了,实在是可惜。不但要建电网,容量还要留出来,因为上游二级水库也要建设,电力也要送出来。这件事儿,李迪他们应该有安排。抽时间我们去合李迪沟通一下。”
“水库的电力要是送到汉口,简直太好了。马上我们就要建汉口钢厂,那可是耗电大户。造船厂也需要大量的电力。”李茂说。
这个时候,参谋又送进了一份电报,刘云接过电报,看一遍,对大家说:“李威他们的飞机在包头出事了。”
张知木一听吓得头发都有些立起来了,陈玉峰和欧阳鹤,连同卢炳义、李茂都一下子愣在这了。
张知木赶紧问“人怎样了?”
刘云一看大家都误会了,赶紧说:“人没事,我们的飞机也没事!”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