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皇上到包头 遇到民族问题-《改变》


    第(1/3)页

    第六十八章  皇上到包头  遇到民族问题

    张知木拿起电话对着话筒说:“周将军,我是张知木!”

    “哎呀!张总你好啊!”周遇吉在电话里说,“张总,皇上马上就要到了!你看我们这边有啥要注意的吗?”

    “呵呵!”张知木一笑说,“他现在管不到你了,你是主他是客,你还怕他作甚?”

    “我现在可不是怕他,只是想接待好他就行。”周遇吉说,“有这样一件事儿,可能有些麻烦。包头到归化(呼和浩特)的铁路马上要开始铺轨,我们这边马上要搞一个铺轨仪式。这件事在我们这可是一件很大的事儿,皇上要是在这里,我又不能不请皇上参加。可是这个托里王子说,他不认啥皇上,只认窑岗的张东家。这事儿就有些麻烦,他们见面怎么办啊?”

    “这容易,告诉托里王子,我们窑岗认皇上,他要是不认我们不想强求。但是他不能参加这个典礼仪式。”张知木说,“再说了,你们铺个轨搞啥仪式,又不是通车了。你们这么快路基就都修完了?这才不到一年时间。”

    “行!张总。我就这样对托里王子说。可是这件事儿就是托里王子一再要求搞的,他是想给他的族人看看。其实路基还没有完全修完,我们想边修路基边铺轨。为了这条铁路,托里王子下了大工夫。他们给工地送来了很多牛羊,也派了不少人参加。我们也想早点把这段铁路修完。这条铁路对我们这一带实在是太重要了!”周遇吉有些担心地说,“就怕托里王子为这事儿不高兴啊!”

    “呵呵!他应该害怕我们不高兴才对!你说是不是?”张知木提醒着周遇吉。

    “嗯!对。”周遇吉说,“张总你这么说我就知道怎么办了!”

    “周将军!我们明年就要向北进攻了,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张知木这样问,也是提醒周遇吉这才是你最该关心的事儿。

    “万事俱备,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可以马上出发!”周遇吉坚定地回答。

    “明年我们把北面的蒙古人彻底解决了之后,我想从大同向北修一条铁路,一直到北海(贝加尔湖),那时候你们要把归化(呼和浩特)的铁路向东连到这条线上。”张知木说。

    “那可太好了!”周遇吉说,“打完北面的蒙古人,我们就更可以放开手搞建设了!”

    张知木一直觉得很奇怪,周遇吉一个将军好像对搞建设更有兴趣,也非常在行。河套地区让周遇吉搞的有声有色!

    此时坐在火车上的崇祯皇上也在想着这个周遇吉,心说这个周遇吉当初选为三边总督,也不过就是一个武将,被张知木弄了过去,现在竟然在河套地区顶起了大梁,可真是看不出来。不过崇祯皇上对周遇吉这样的人从心里是厌恶的,这些不忠不孝的人,崇祯皇上恨不得都杀了他们。可是崇祯皇上明白,自己现在没有办法对付人家,也杀不了人家了。

    在温暖的车厢里面,望着窗外,田野上被昨天晚上的一场雪都覆盖上白色。有些大块的土地,可以看见有拖拉机在翻地。这让崇祯皇上心里有些触动。山西的农民真是幸运,可以用拖拉机翻地,还可以使用化肥,收的税还少。这些农民不欢迎张知木才怪呢!

    周皇后说:“皇上啊!外面已经冷了!不知道包头那地方是不是也有窑岗这样的暖气?”

    崇祯皇上心情不错,说:“冻了谁,他们也不能冻了我们。”

    “在北京也冻不着,可是屋里面的干热,就是没有暖气舒服。特别是窑岗宾馆还可以用暖风换气儿,住着就是舒服!”周皇后慢悠悠的说着。

    “以后,我们就住在窑岗不走了!”崇祯皇上笑着说,“我们就把窑岗宾馆当家吧!”

    “呵呵!”周皇后一笑说,“别人我不知道,皇上可是放不下紫禁城的。我担心的是长平啊,被那个安平带的心都野了,也不知道和安平到了西安怎么样了!”

    “朕的几个皇子心也是收不住了!”崇祯皇上说,“其实朕更想让他们多熟悉一下这边情况。但愿朕不在的时候,他们自己能独立的生活。”

    崇祯皇上的话有些沉重,周皇后没敢接话。

    崇祯皇上喝了一会儿茶,望着窗外奔驰的田野,轻轻的说:“朕想让两个小的留在窑岗读书,怎么样?”

    “皇上舍得吗?”周皇后说,“皇上要是舍得,我看这是好事儿!我们也看窑岗的学校,那些孩子读的书,我们在北京的那些人教不了!我一个女流也看得出来,今后还是窑岗人学的东西更有用一些。”

    “没啥舍不得!”崇祯皇上说,“窑岗人培养的学生,出来一个个马上就有用。朕安排他们在窑岗读书,也是将他们托付给了张知木。张知木这个人,一定会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们。朕相信这点儿!”

    “张东家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就凭他这么对待朝廷就知道了。可是,就是不知道这个张知木把周围的对手都清除干净之后会怎么样?”周皇后看出来了问题的根本。

    “张东家不想做皇上。”崇祯皇上说,“怕的是,到那个时候他不想做都不行了!他现在的做法,完全不是一个商人的做法。是一个帝王的做法。”

    “这天下大事儿可是万万不可轻心!皇上!”周皇后话不敢深说。

    “主动权在张东家手里,”崇祯皇上说,“朕这段时间就在想今后的事儿。不管怎么说,张东家说过,天下有一个皇上,那就是朕。他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凭他们这么待我们也看得出来。”

    崇祯皇上非常喜欢乘坐火车旅行的感觉,晚上和周皇后又是充满激情的大战一番。崇祯皇上觉得格外的有意思,好像一坐火车就觉得年轻了很多。周皇后也是很享受如此被皇上宠幸,只是不敢表达出来。

    包头那边的周遇吉实在是不愿意接待崇祯皇上,因为他终究是崇祯皇上任命的三边总兵,现在等于背叛皇上跟了窑岗人。周遇吉知道不可避免的要见崇祯皇上,想了很多应对的托辞可是自己都不满意,后来索性不想了,如果皇上非问自己就如实说了。

    崇祯皇上的专列到了包头车站的时候,车站的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周遇吉带领着军政官员都在车站迎接着。

    火车一停,王公公带着锦衣卫先先下了车,在崇祯皇上的车厢外进行警戒。车厢的门一开,王公公搭手扶着崇祯皇上走下车火车,周遇吉等人都跪倒行大礼。这一刻,崇祯皇上又找到了做皇上的感觉。脚一站稳,说:“起来吧!”

    周遇吉起身说:“皇上万岁!辛苦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