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皇上有想法 航海仪器成功-《改变》
第(2/3)页
崇祯皇上还是一个较真的人,说:“这样吧张东家!我看山海关和中书省的官军也没有啥仗要打了,我就抽调出来几万人。你们派一些技术人员,再支援一些工具。让他们同时修建张家口到北京的铁路。你看怎么样?”
“哈哈!”张知木大笑着说,“皇上您都说,我还能怎么样?只好照着做了!我看皇上做事比我还要急啊!”
“呵呵!”崇祯皇上听到张知木答应了,很高兴的笑着说,“我真的是急啊!我也知道,我们的官兵们吃的用的都实在是太苦了!他们参加铁路施工,你们给他们的伙食搞得好一点儿。我看官兵们能争着去参加施工。”
“皇上,这些您放心!我们不会让参加建设弟兄们亏着。他们用的工具,穿的工作服,手套鞋子,我们都会按照我们的标准提供。吃的也要和我们工人一样的标准,也会拿出来一些窑岗币给大家。干得好的,进展快的,还要给他们奖励!这样的事儿,我们有一整套的做法。我回去,就安排他们做一个张家口到北京的铁路规划设计。我们在北京张家口都建设了电厂,有了电好多事情都好办了!”
“以后火车都通了。朕就可以在北京上车,到张家口、大同、窑岗、潼关、西安、兰州,再到嘉峪关。在火车愿意睡就睡,愿意干啥就干啥。轻轻松松的就到了!既快又安全,还不遭罪!”崇祯皇上畅想着。
张知木也很佩服崇祯皇上这么快的就接受了这么多东西,忍不住说:“皇上,这几天您的脑子可没闲着!一下子接受了这么多东西!”
听张知木的称赞话,崇祯皇上也是很开心,说:“早该来窑岗看看,困在紫禁城里面,啥也不知道,还觉得自己很聪明。想想都觉得可笑。”
离开窑岗宾馆,张知木直接来到指挥中心,跟陈玉峰和欧阳鹤说了崇祯皇上的想法。
陈玉峰说:“皇上有积极性好啊!反正这些事儿,他不说以后我们也要做的。现在他要做我们就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欧阳鹤也说:“北京和我们窑岗铁路和电话电报都连上了,我看就让皇上在窑岗呆着得啦!紫禁城有啥可回的!我听说,那些皇子们,一个个白天陪着皇上,回来也不闲着,到处玩儿,没有愿意回去的。”
“呵呵!现在还不是和皇上谈这事儿的时候,”张知木说,“这事请卢先生安排人吧!铁路的事儿一直是卢先生亲自抓的。”
这事儿说完了,刘云对张知木说:“张总,方才你去见皇上的时候,石涛把电话打了过来。他在凌水码头,今晚就能到窑岗这边。”
“哦!石涛他们一直再试验无线电探测器和水声探测器。”张知木说,“估计这是试的差不多了!这是一件事儿,还有一件事儿,我想让石涛来牵头做。那就是搞天气预报的事。这事儿我和卢炳义先生研究过几次,但是没有人专门负责这事儿不行。这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做的事儿。我们今后搞航海航空,都需要进行准确的天气预报才能保证安全!”
“天气预报的事儿太神了!”陈玉峰说,“我听有人会算下不下雨刮不刮风,没听说提前就预报天气的!”
“我占卦也能大致的预测一下天气的情况,但是准确的预报也做不到。”欧阳鹤捻着胡子说。
“其实这事儿一点儿不神秘。”张知木说,“以后,我给大家做做科学普及工作。只是这件事儿涉及的面太广了。我看石涛有这个组织协调能力。我看就先成立一个气象研究中心,先不要说预报的事,真能做预报,我们需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张知木知道,石涛回来是向他汇报无线电探测仪和水声探测仪的事。所以提前通知卢炳义先生、李迪、还有杨昌和他们研制这两个东西的两小组没去参加实验的人,明天一早都到窑岗办公大楼小会议室开会。
所以,一早石涛他们几个人满脸喜悦的来到窑岗办公大楼,门卫直接通知他们说:“张总说了!请你们直接到小会议室开会!”
来到小会议室,石涛他们发现今天来了不少人。知道张知木是非常重视他们的事。这一点儿石涛一点儿不觉得奇怪,石涛知道,这些事儿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大家坐好后,不久张知木就到了。
一见到石涛,张知木就对他说:“怎么样?今天的阵势对得起你们的实验吗?”
石涛站起来说:“张总,我觉得我们做实验的这两样仪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他们会把我们航海的好多习惯都改变了,不知道会拯救多少船只!”
“好啊!你坐下,将你们的这种两种仪器和试验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张知木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