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吴三桂有心归降 船队抵达鸭绿江-《改变》


    第(1/3)页

    第三十五章 吴三桂有心归降 船队抵达鸭绿江

    吴三桂是辽东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大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吴三桂出生,今年三十七岁,排行老二,哥哥吴三凤,弟弟吴三辅。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因为父亲的关照成了都督指挥。

    崇祯四年(1631)八月,提升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

    张知木当然对吴三桂的情况十分清楚,原来的历史就是他一怒为红颜,领清兵入关的。张知木心里关心的是吴三桂手里面十几万精兵。他带领的关宁铁骑曾经让清兵也十分的忌惮,那是大明朝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张知木还不想用铁血手段灭掉这只劲旅。对于他的研究,窑岗人早就进行了。当初张知木让李治派人到北京去了解一个叫陈圆圆名妓,李治虽然没说啥心里还有些奇怪。可是自从了解了陈圆圆,李治对张知木更是崇拜了,这件事使李治更坚定的认为,张知木绝对不是凡人。

    陈圆圆本姓邢,名沅,秦淮八艳之一。明末南曲名妓,苏州人居姑苏山塘街。陈圆圆初入南曲便被名士争相攀求,一时名气盖过温婉可人的董小宛,如皋公子冒辟疆见到陈圆圆之后,答应来年娶她。岂料中途国舅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闻得圆圆芳名掠夺而去。

    那时候到处是战乱,崇祯哪有心思顾这些。没有办法陈圆圆又回到田府,一次被吴三桂看上,就纳为妾。

    得到了这个消息,李治知道张知木注意力已经在吴三桂身上,可是他不清楚,张知木为啥知道陈圆圆其人。其实张知木更知道,原来的历史中,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冒辟疆后与董小宛结合。陈圆圆跟吴三桂到了云南,后出家为尼,也有人说陈圆圆是自缢而死。

    姜镶他们分析山海关情况的时候,倒不是因为关心吴三桂的私生活研究陈圆圆的事,是根据这些情况分析他的性格特点。窑岗人做的工作已经非常细致了。

    不过,姜镶故意说出来的有关陈圆圆的一句话,让吴三桂真的有些后背发凉。他心想,看来窑岗人是早就开始研究对付我了,就连这样的事儿他们知道。那么还有啥事儿他们不知道呢。

    来到锦州守备衙门,姜镶和吴三桂二人下马,姜镶让人接过吴三桂带来的猪、牛、羊、鸡、鸭等,也让人好好招待这些跟随吴三桂前来的军兵,然后请吴三桂进守备衙门大堂。吴三桂的亲兵想跟吴三桂一起进去,吴三桂喝道:“大胆!你们都在外面候着!我的安全有姜总兵负责!”

    姜镶一笑说:“呵呵!吴总兵放心吧!到这里没有安全问题。不过,我马上给你介绍两个人,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说着话,两个人进了大堂,看见姜镶带着人进来了,李威和李菁互相看了一眼,也站了起来,姜镶赶紧介绍说:“二位将军,这位是就是大名鼎鼎辽东总兵吴三桂。”

    李威和李菁拱手示意。

    姜镶又介绍说:“这两位是窑岗民军陆军副司令李威、李菁。”

    吴三桂一听可是吃惊不小,连忙施礼说:“哎呀!吴某失礼了!恕罪恕罪!久闻大名啊!今日一见万分荣幸啊!”

    李威说:“吴总兵不要客气,我们也是久闻您的大名!请坐!”

    “二位司令先请!”吴三桂对姜镶说,“哎呀!姜大人啊!您该先告诉我我们两位司令在这里啊!哈哈!吴某冒失了!”

    姜镶哈哈大笑说:“我是想给你个惊喜吗!不过,真的不用太客气。我们窑岗不是太讲这些虚礼!”

    “呵呵!”李菁也笑了笑说,“吴总兵,姜总兵大人说的对,我们在一起都是非常随便。您要是见到我们张总,那更是非常随和!”

    “好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吴三桂就坐下,又说,“不知道啥时候能有幸能见到张东家啊?”

    听到吴三桂这么说,李威和李菁都对了一下眼神,又看了一眼姜镶。吴三桂也看到了这些,笑了笑说:“在我心中,张东家就像神一样。他做的事儿,我觉得绝对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做到。别看我们山海关山高水远,可是我们时刻关注着你们窑岗的一切。不瞒你们说,你们窑岗的报纸我是每期都看,现在还可以听你们的电台广播。”

    姜镶和李威、李菁都没想到吴三桂一见面就会说出这些话来。在大明朝,要是朝廷知道这些,吴三桂是非常危险的。看来吴三桂是豁出去了。

    大家坐下后,姜镶介绍说:“吴总兵实在是太可气了,这次带来了不少猪牛羊鸡鸭过来。”

    李威客气了一下说:“吴总兵真是太客气了!”

    李菁也笑着点点头。

    吴三桂摆摆手手,说:“不值一提,再别说了!”话头一转又说,“我原以为,你们出关对付多尔衮能从我们山海关走呢,我和山海关的兄弟们还准备好好招待一下你们呢,没想到你们绕过山海关过来了。”

    李菁接过话说:“这件事儿,请吴总兵不要误会。我们出来的时候,本来是想从边墙内走的,又怕这一路会引起对我们不了解的官兵们产生误会和担心,虽然从边墙外走,我们麻烦一点儿,可是给边墙内的兄弟们就省点心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