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成立海关总署 兵锋指向安南-《改变》


    第(3/3)页

    窑岗的两艘五千吨的蒸汽船,五艘钢壳船、六艘蒸汽福船,四艘一千吨的蒸汽船,都来参加这次行动。可是放眼望去整个海面上还布满了帆船。因为运输军队的主力还是郑芝龙的船队。不过,这只船队的指挥旗舰中心旗舰就是洪泽湖号。

    五千吨的大船靠在码头上看起来像是一艘巨轮,可是到了海上,还是一叶扁舟。李自成他们出海不久就吐得不行了。在肚脐眼儿上放姜片的办法也没解决多大问题。

    李自成他们乘坐的是五千吨的大船尚且如此,那些乘坐普通帆船的官兵更是晕船晕的苦不堪言,一个个觉得生不如死。

    安南经过多年的反抗,终于趁着大明朝虚弱无力的时候,逼着明朝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黎利深知论实力他们不是大明朝的对手,亦不愿与明朝为敌,名义上始终奉明朝正朔。

    取的政权和大明朝的承认后,黎利很清楚,有一天大明朝缓过劲儿来,还会征讨他们的。那个大明朝是不会永远允许他们叛离的。因此黎利利用大明朝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整修政务,发展农耕海外贸易,整备军队,随时准备应对大明朝再次征讨他们。

    那个海防港是安南最大的对外海港,特别是他处于红河三角洲,正好是他们的国都东京(河内)的门户,所以黎利花费很多人力财力建设海防港防卫设施。在海防港沿岸建设了大量的炮台,自己铸造不少大炮,也花巨资向弗朗机人购买了很多巨炮。

    不过这两年黎利还是很放心的,据他们探子回报说,大明朝内部战乱不断,大明朝穷于应对各地农民造反,非常吃力。北方的满清,还乘机几次攻进大明朝境内烧杀抢掠,大明朝都无力应对。北方蒙古人也一直是虎视眈眈。大明朝连续多年大旱,每年都要从安南进口很多粮食。连饭都吃不上的大明朝根本没有精力对付自己。因此黎利的皇宫内是日夜歌舞升平,一片享乐。

    可是,最近从大明朝回来的一些商人嘴里也传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说那个大明朝的东南霸主郑芝龙被一伙叫窑岗人的人给灭了。这伙窑岗人非常厉害,善于使用火器,还有一种用蒸汽驱动的战船,可以逆风行驶,威力无比。他们已经联合不少人马,准备进攻安南。

    黎利和他的文武大臣们听了都觉得这是那些长时间在海上颠簸的船员和商人们编造出来的故事,根本没有当回事儿。他们清楚,能发动一场战争不仅仅是聚集一些人就行了,需要大量的物质准备。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是发动不了战争的,大明朝最后不得不承认他们独立,就是因为经济上打不动了。

    再说了,就是大明朝打过来,现在安南是兵精粮足,大明朝也奈何不了他们。甚至有一些武将,还希望大明朝能再次进攻,他们还要给大明朝一些颜色看看。上次对付大明朝整个安南动员参战的人数就号称两百万,实际上,最少也有七八十万。特别是和大明朝打完仗之后,经过几次和占婆(印度)作战取的大胜,官兵们一个个士气高昂。有不少将领上书黎利,要求向北进攻,恢复以往大越国的版图。

    可是黎利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大明朝幅员广大,战争人力和财力和安南比,几乎是无限的。现在只要守住自己的家园整军备战,不让大明朝再敢进攻就行了。

    他们那里知道,向他们进攻的军队已经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陈兵在广西南宁。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