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成立海关总署 兵锋指向安南-《改变》
第(2/3)页
“好!我兼着。”邱老东家很痛快。
“邱老东家责任重大啊!”陆成祥说,“你的手指漏一点儿缝,那可就是一大堆银子啊!”
“放心吧!等我准备一下,我倒福建那边看看去,看看能从我老邱手下漏下去银子的都是何方神圣?”邱老东家很自信地说。
“还有,不仅仅是福建,我们马上就要拿下广东,那边也是大户。”张知木说,“我们东西南北的陆上口岸也要管起来,海关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我建议邱老东家还是先把自己的一套人马组织起来再说。看看各级海关怎么设置,怎么监管。海关人员待遇可以高一些,但是纪律要更严,如果有贪污犯罪要加重处罚。”
“对对!我还是先组织人再说,没有得力的人,啥也干不了。”邱老东家接受了张知木的建议。
由于卢炳义先生到灵渠那边考察没有回来,关于召开窑岗下一步发展规划的会议,只好推迟了。
自从秦朝修建了灵渠,连接了湘漓二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联通了南中国的水运网,使秦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和兵源补充,秦军迅速统一了岭南。由于灵渠设计建设的非常合理,所以灵渠历经千年还在使用。现在在灵渠那里,虽然山地丛林军和水军配合,在水位高的时候勉强的将空载的拖轮和驳船运过了灵渠,可是装满货物的驳船和拖轮根本过不了灵渠,灵渠这里只能通过一些小型的船只。所以给李自成军队运送的物质必须在灵渠以北卸下船来,用车马运过灵渠,才能再装上驳船。而且现在的灵渠陡门就有三十多个,船只往来行驶及其不方便。特别是枯水期经过陡门抬升过船的河道水深才有不到一米,这极大制约了灵渠的运输能力。这次卢炳义先生就是前去考察灵渠的具体情况,看看是不是可以重新凿通一条运河,将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水位的落差可以用船闸解决。这样的话,较大船只就可以往来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极大地改善这里的水运条件。
卢炳义带着弟子们,来到这里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决定为了不影响原来的灵渠的正常运行,计划在灵渠的以南即湘江流过灵渠后,在三七分的河道七分那个北渠河道开始,和三分河道南渠并行向西,再开挖一条可以通过大船的河道,由于东面的水位高,船闸就修建西面漓江这边,这样也可减少河道土石的开挖量。这段河道有将近二十公里。卢炳义他们反复测算了之后,认为这个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案。以后新开挖的河道就走大船,原来的灵渠继续通行各种小船。
李自成的人马和物质不断地运到灵渠这里,窑岗山地丛林军的军长可是跟着李菁闯出来家伙,他不屑于这些麻烦事。窑岗人几艘炮艇到了之后,刚一弄过灵渠去,就跟政委交代了一下,聘请了两位久在广西这边使船把式,带着一艘驳船,几艘炮艇就顺着漓江向南,到桂林府进入桂江,到梧州府再进入西江,进了西江向西,到了浔州府向南进入郁江到南宁府再进左江到思明府(宁明)。这里就是大明朝的边境了。其实左江可以直接深入安南。但是带队的窑岗山地丛林军军长不想打草惊蛇,他这次前来就是要亲自沿着水路走一圈儿。以前听船工说这边水路很方便,那只是听人说,马上就要由大队人马过来,不亲自探明一下军长不放心。他们一路过来,沿途还有官军住守的地方,岸上的官军看着江河中没见过冒着烟的船只,也感到非常新奇。有见识多点儿的,知道那是窑岗人的船,他们纷纷说,天下早晚是窑岗人的,现在看来快了,窑岗人的船已经过来了。
朝廷派来的官员,也是一个个非常郁闷,他们和朝廷失去联系很久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和窑岗人联系一下,可是窑岗人来了就一晃而过,根本没有时间理他们。
这位军长带着这船队一路而行,遇到有暗礁危险的地方,就停下来用**将暗礁炸掉,以免后面大军过来的时候遇到危险。这样做也是给当地过往船只解决很大的隐患。
他们这一行人探完水路回到兴安县,就开始将军队和物质向南宁府集结。准备从南宁府向安南进军。
福建那边范成坤他们的船队经过整编,和李自成确定了准备运送五万军队乘船直达海防港。最后确定由穆义带领船队做总指挥,郑芝龙做副总指挥。李自成带着这五万兵马跟随海船进军海防港。
经过窑岗指挥中心批准,穆义他们船队准备出发了。李自成军队的武器物质早就提前装上了船,士兵们天没亮就用过早饭登船。跟随李自成上船的有牛金星、宋献策等文武官员,刘忠敏负责陆路进攻的,早就带着人到了兴安县。
范成坤和林宗伟一起来到洪泽湖号大船上为李自成他们送行,天蒙蒙亮,风向正好,范成坤和林宗伟告别了李自成等人下船到了码头上。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献策等人都来到船舷向他们挥手。
“呜呜!”汽笛几声长鸣,旗舰洪泽湖号缓缓地离开了码头,向港外驶去。
风向向南正好顺风,这时候帆船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了。一艘艘帆船都鼓满风帆,高速向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