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左良玉执迷不悟 李菁出手要斩首-《改变》


    第(1/3)页

    第六十章  左良玉执迷不悟  李菁出手要斩首

    李菁离开窑岗不久,李茂也将汉口那边的工作汇报了一下,又和陆成祥、卢炳义、李云鹤落实了一下在汉口要建设的项目情况,就匆匆赶往九江。

    李茂要和左良玉最后谈一谈,李菁他们要视情况采取对左良玉的行动。那边六艘蒸汽福船和秀容号钢壳战船已经到位,第五军就部署在长江对岸,和九江隔江相望。张知木坚持让李茂再见左良玉一次,觉得能不开战最好不开战。

    自从窑岗人突然和李自成配合轻取了福建之后,左良玉是坐立不安,他清楚,现在自己就在窑岗人的包围之中,凭窑岗人的实力,窑岗人随时都可以打下九江,自己这二三十万人,还不够窑岗人一打的。上次李茂说得好,他们集结了那么多军队不是对付自己的,因为对付自己不需要集结那么多军队。话虽然难听,可是也说出了实情。

    左良玉和自己的左右商议怎么办的时候,下面文臣武将,都对窑岗人不服气。有人说:“大将军,我们这几年,养精蓄锐,几十万将士都是从死人堆里面滚出来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队伍都是一些饭都吃不饱的队伍,他们怕窑岗人,我们不怕。我们的兄弟们都是铁杆儿跟着大将军您,我们可以和窑岗人拼一场。”

    有谋士说:“大将军,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官军。现在皇上能掌握的地方不多了,不会同意窑岗人动我们。窑岗人动我们那就是彻底造反了。我们必须强硬起来,我们是朝廷的官军。”

    “对对!”下面将领们的态度,正和左良玉的意思。做个九江王实在是太舒服了,看到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奔窑岗去了,左良玉也动过心。再说了,左良玉清楚,自己一直和窑岗人关系不错,自己去窑岗要比李自成和张献忠便利的多。可是去了干啥呢?归顺窑岗人,那么自己的九江王就做不成了,就要听窑岗人的管,这是自己万万不愿意的。连皇上管自己都不愿意,更不愿意给自己找个新皇上了。

    可是左良玉还是担心窑岗人哪天真的对自己动手,所以,左良玉大肆的修建防御工事,加固各处城墙,新铸了很多大炮,积极地进行防御准备。动手的主动权始终是在窑岗人手里,左良玉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可是坚决不投降归顺的决心左良玉已经下了。心中觉得有自己一批铁杆追随者同心协力,或许可以和窑岗人一战。其实左良玉不知道,自己的那些部下跟着他作恶多端,是害怕没有左良玉这棵大树遮挡,将来会受到清算,所以坚决不同意左良玉归顺任何人。

    真正让左良玉寝食不安的是,细作来报,窑岗人将大批的军队陈兵在江对岸,后来窑岗的一艘钢壳战船和六艘蒸汽福船,已经从福建回到了镇江基地。左良玉清楚战船停靠在镇江基地,逆流而上不用多久就可以来到九江。

    可是让左良玉奇怪的是,窑岗在九江的分号,买卖兴隆,根本看不出来要打仗的情况。按说,要打仗窑岗人一定会将票号撤走,那可是存放大量的银子和窑岗币的。狐疑不定又焦虑万分的左良玉想起了在汉口的李茂,就派人去给李茂送封信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儿。结果李茂刚刚离开汉口,有事回窑岗去了。

    李茂也是到了窑岗才收到汉口的电报,知道左良玉想了解窑岗人将军队陈兵在对岸是啥意思,所以,李茂也就是借这个机会来见左良玉。

    李茂来见左良玉的时候,李菁已经来到九江城内转了一圈儿,将原来的部署检查了一遍,又回到九江对面的第五军营地。

    左良玉听到李茂来了,高兴地迎了出来,见到李茂就说:“李掌柜的,想死老夫了!”

    李茂也赶紧施礼说:“哎呀,左将军!怎么敢劳您大驾来迎我,一向可好?”

    “好好!我们就别客气了,里面请!”左良玉笑着说。

    “我在窑岗就接到电报,说您派人给我送信儿去了。”李茂坐下后,接着说,“窑岗这边的会一开完,我就马上赶回来了!”

    “是啊!我有事儿不去找你找谁去?”左良玉说,“不过,你们的电报实在是太好用了,能不能也给我们九江也弄上啥电报,我有事儿找你也方便啊?”

    “说的也是,这次我回去,就想办法把电报线路给你们这里扯过来。”李茂说,“我们联系点事儿这个费劲儿。有了电报电话,就方便多!”

    “李掌柜的,你现在可是大忙人,为啥开一个会还要回窑岗去?”左良玉有些好奇地问。

    “哦!一般的事儿我就不回去了,这次是我们窑岗专门开了一个有关扩军的军事扩大会,窑岗人主要领导和各地的将领的都回去了。对了!就连李自成、张献忠、郑芝龙都参加会议了。”李茂解释说。

    “哎呦!你们窑岗人可是真厉害,就连闯王爷和八大王、那个东南霸主都参加你们窑岗的军事会议,简直不可想象。”左良玉有些惊讶。

    “这次我们扩军计划,这要是将步兵从扩大到十三个军。这样的话,我们就将拥有七十多万军队了。”李茂介绍说。

    “我知道,你们窑岗养军队费用很高,这可是要花一大笔银子啊?”左良玉说。

    “没有办法,我们的计划是明年彻底解决两广地区,还有西南地区,需要花些力气的还有辽东的满清、漠北的蒙古人,不扩军军队不够用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