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火箭炮原理 河曲大桥通车-《改变》
第(2/3)页
“呵呵!李威现在已经在做组建火箭炮兵的美梦了!”李云鹤取笑着说。
李威有些来兴趣了,“我们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把炮弹发射到月亮上去?”
“当然可以,不过月亮上既没有嫦娥,也没有桂树。”张知木说。
“孙亮他们给窑岗学院制作的天文望远镜我去看了,用那东西看月亮,能看到月亮上满是坑坑洼洼的,啥也没有。”李云鹤说,“孙亮他们现在正研究一米口径的望远镜,学院的老师们都说,那时候能看得更清楚。不知道那时候能看到啥?”
“要是能看到嫦娥就好了!呵呵!”李威开完玩笑说。
“得啦,别说笑了。你们那个火炮研究中心有啥成果没有?”张知木问李威。
“这些家伙都愿意研究火炮的使用方法,没有有人愿意研究**爆炸的规律和火炮膛压之类基础东西,逼着他们研究一些东西,进展也不大。”李威说完又问张知木,“那个火炮出口速度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好的测量办法,你有啥高招没有?”
“这事儿容易,”张知木说,“你去找杨昌就行。你们可以在炮口外格一定间距放置两个感应线圈儿,在炮弹头上带上一块磁铁,炮弹出膛的时候,磁铁会先后在线圈儿上感应出信号,第一个信号触发一个脉冲计数器,第二个信号关闭脉冲计数器,这样根据脉冲计数器计数值,就可以计算出炮弹通过两个线圈儿之间的时间,再有两个线圈儿的距离是不是速度就出来了?”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啊?”李威一拍手说:“这事儿都愁死我们了。”
“你也没问我啊?”张知木说,“以后你们多和杨昌他们接触,把他们的电子技术用到你们的火炮上,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
“我去过要从他们那里,那里的人一个个就象疯子一样。我进去都没人抬头看我,一个个也不知道在忙什么?”李威说。
“你可别乱说话,你们用的电台啥的不都是他们搞出来的。那些人是真的拼命,研究啥就饭都顾不上吃。”李云鹤不满意李威的顺嘴胡说了。
“好好!我不说你的人,”李威又问张知木,“我们能不能搞一种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就爆炸的引信?要是有这样的引信,对付步兵那可就是不得了,每发炮弹就能象反步兵**了。”
“那叫近炸引信!”张知木说,“这事儿也要找杨昌他们。不过近炸引信成本要高,是需要用无线电技术的。不过对付步兵用近炸引信还是值的。炮弹可以预制弹片,这样的空爆的话,杀伤力会大大提高。”
李云鹤说:“现在难的是怎么能减少炮管的重量,我们现在钢材制作的炮管儿,尤其是象203口径的炮管,管壁一薄,打不了几发就炸膛了。现在的炮管,打多了也不敢再用了,就怕炸膛。”
“现在我们铬矿石和镍矿石都在往回运,以后我们用镍铬合金钢做炮管,炮管的强度就会增加很多。”张知木说:“以后有条件了,我们要是能有电渣重熔技术,那样练出来的钢材质量就更能提高一大截。要是再有X光检验,那就更好了。”
李云鹤说:“钢里面加了铬硬度会增加,加了镍抗拉强度也能增加。加了铬镍的钢,虽然会增加很多成本,但是炮管的寿命会增加,炮管也可以减重。这我们都知道,你说的X光是啥东西?”
“你们知道,普通光线可以穿过玻璃,可是还有一些我们不可见的光线,其中就有一种叫X光。这种光穿透力极强,钢铁都挡不住。还可以穿过人体,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对材料进行无痕检测,也可以给我们身体进行透视检查。”张知木知道不太好解释这X光的事儿。
李威嬉笑着说:“那我们穿这衣服,这种光也能穿透吗?”
“不但你穿的衣服能穿透,你的心肝儿肺都能穿透。以后我们就要研究这种能透视的机器。”张知木说。
“别别!张总我们不研究这东西,要是有了这东西,我们窑岗人不敢出门儿了。别人会说他们家的大姑娘小媳妇被我们隔着衣服都看见了,你说我们冤不冤?”李云鹤直摆手说道。
“没想到你小子挺邪性啊!”张知木说,“不用专门的设备,是没法进行透视的,你就别瞎想了。”张知木这样说,已经在考虑是该让扬昌他们研究X光的事儿了。这东西对焊接和金属材料的检测太重要了。再说了人体透视检查也是更需要的,这样的事张炳臣他们一定会更能理解。
火车停在河曲车站的时候,张知木透过车窗,看到了站台上有和多人,就问李云鹤:“我不说不要让大家出来接我吗?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这事儿我就管不了。”李云鹤说,“听说你来了,他们能不接吗?”
张知木一踏上站台上,安平公主陪着两位王爷就过来了。没等张知木说话,周王说:“张东家,你来了太好了!这大桥是该看看,简直是天下第一桥啊!比我们汾河上两个桥加一起还要壮观。”
“你们先到了,让你们久等了。”张知木客气着。
“嗨!我们每天都到大桥上去,不白等你。”代王过来说。
“让大家接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张知木说着客气话,和两位王爷握手之后,又和后面的周遇吉、姜镶寒暄着握手。他们后边的是大桥总指挥带着一班人,再后面是河曲等周围地区的官员、还有河曲的各界人士。
张知木清楚,这座大桥会给这里周围的百姓带来非常大好处,而这种好处慢慢的就会越来越明显。
张知木突然发现安平公主怎么没看见了,问道:“方才我好像看到了安平公主,怎么不见了?”
这时候,安平公主从人群后面出来了,嘴上不饶人,“哎呀!张东家还能想起我啊,我以为陪着红玉姐姐衣锦还乡去了,别人早就不放在眼里了呢!”
“那里敢不把公主殿下放在眼里啊!”张知木说,“特别是,你这么辛苦的陪着两位王爷到这里,我还要感谢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