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黄河改道 着手建党-《改变》
第(2/3)页
短时间内,战斗就算是都结束了。
忙着发放救灾物质和粮食陆先生,突然来找张知木让他觉得很奇怪。
满脸笑容的陆先生,进屋坐下就拿出来一个夹子,递给张知木说:“张总啊,我们新印的窑岗币都出来了,你看看!”
“欧!太好了,我一直想问这次窑岗币还没出来。”张知木一边接过陆先生递过来的夹子一边说。
翻开夹子,张知木看到各种面值的窑岗币被夹在这里。张知木一张张的看着这印刷精美的新钱币,对着光线可以清楚的看出来水印。这百元大钞底色是浅红色,伍拾元是浅绿色其他面值底色也各不相同,不过摸起来手感非常好,很挺又不脆。底色都是造纸的时候,就将颜色加进去的。
特别让张知木感兴趣的是一元的硬币,这是加了镍的钢材压制的,手感有分量,币面光滑,拿在手里就觉得这没钢币值一百个铜钱。那些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的钱币,使用不同的合金铝制成的。制作的也十分的精美。
看见张知木仔细的看完了各种面值的钱币,陆成祥才回答方才张知木的问话,“这次印窑岗币的事儿耽误了一下。首先是生产的纸我一直不满意,你看现在的纸,沾点水都没大事,只要不用水长泡,根本不耽误使用。虽然是两层,可是干了以后也不会起层。再就是等河西那边的镍矿石等的时间有些长了。等矿石运到,冶场在炼出来镍钢,这时间可就耽误下来了。”
“可以马上批量印刷了吗?”张知木问。
“可以,只要你点头,马上就能印。”陆成祥说。
“正好,大家都在,我看让大家也看看,都没意见就开始印吧!”张知木说。
“还用让大家都看吗?”陆成祥好像觉得有些麻烦,也没必要。
“呵呵!陆先生,这是对大家的尊重,你知道吗?”张知木笑了笑说。
“欧!对对!”陆先生赶紧点头说,“现在好几家票号都开在了我们窑岗。浙商徽商洞庭商人还有我们山西一些商号,他们买了不少地,都想开票号。我们印完窑岗币,他们就会用很多。你说说,他们竟敢把票号开到我们眼皮底下?”
“这是好事儿,”张知木说,“这说明,窑岗现在是全大明朝的金融中心。不管谁家开票号,不和我们合作,都没办法进行下去。我们窑岗的票号是中心票号。我们也要有当中心票号的肚量。”张知木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还有,陆先生我们还要印制我们窑岗的票汇专用支票用纸。也要带防伪的。这样我们和各家票号进行往来,或者大额汇款就方便多了。”
“对对!张总想的周到。”陆成祥点头说。
说完这事儿,张知木问陆成祥:“我们的粮食救灾够用吧!”
“放心吧!再有一年不收粮食也不能让大家挨饿。”陆成祥很自信。
“我们马上要开始救灾,还要动工修黄河新河道,旧河道从开封到淮安段也要改成运河,淮河的入海海口也要重新挖通。工程量都是惊天的,这也是需要大批的粮食支持。我知道你手里掌握了大批的粮食我才敢动这个念头。”张知木提醒说。
“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陆成祥说,“从你提到这件事儿开始,我就开始准备了。现在我们操心的事儿太多了。可不是我们窑岗这些人的事儿,没有粮食我心里更是发慌。这些年,我每年都建不少粮库,就是怕现在这样的事儿。好在我们从南方买粮食的渠道一直是通的,还有我们包头那边垦区的粮食也是连年丰收。这样我们才心里有底儿。要说银子我们更不愁了,我们窑岗的东西只要运出去,回来的就是大把的银子。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象你说的,我们东西大批的往海外走,回来的都是银子,以后我们的银子是不是就不值银子了?”
“这就是我们让你大批的收金子的原因。”张知木说,“我们和海外贸易,看看有啥办法也收金子,又不要让他们看出来我们在囤积金子。”
“这件事儿我再想想办法。”陆成祥说,“对了,我们磺胺药物生产量也很大。我也做了很多储备,是不是也可以出口向外销售?那可是可以换回来大把的银子。”
“这事儿我看问问张炳臣他们,”张知木说,“这些东西,卖出去会不会让不懂的人吃出问题?另外,我听说他们的青霉素也弄出来了,不知道试验的怎么样了?我打电话把他请过来吧,正好问问这事儿。青霉素可是比磺胺还好用的治病救人的神药。”
“那就太好了!”陆成祥说,“要是能卖这东西,和卖味精一样,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回来很多粮食。”
张炳臣接到张知木的电话,马上赶到了张知木的办公室。
张知木给张炳臣让座后,问道:“方才陆先生说,我们的磺胺类药物,已经可以大批量的生产。而且陆先生做一些战略储备。现在再生产出来的磺胺类药物是不是可以向外面卖?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张炳臣想了一下说:“这些药物最好是由我们了解这些药物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可是,对于那些没有会使用这东西的医生的地方,要是实在没有办法,看着说明使用一下,也比没有药物挺着看病人死去要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