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螳螂黄雀 玉琳抢对李公公-《改变》
第(2/3)页
这天,刘宗敏实在忍不住了,问牛金星:“丞相,上次你说的,手里有可以夺我兵权的圣旨是真吗?”
“呵呵!权将军,这事可是开玩笑的吗?”牛金星一笑反问道。
“闯王爷难道真的想夺我兵权?”刘宗敏还是不太相信,更不愿意相信。
牛金星没有直接回答刘宗敏,反问道:“权将军,你知道你这次祸闯的有多大吗?没有皇上这道圣旨,我能制止住你吗?皇上是太了解你了!”
“唉!”刘宗敏长叹一声,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得啦!权将军,还有一件事,你做的有些过分了。这次出兵前,皇上一再说,千万不要像以前那样,乱杀无辜。可是你还是在中都屠城三日。你是没报回去,可是窑岗人的电台和报纸,把事情报出去了。我上次在商州一时糊涂,让窑岗人的电台来个现场直播。再加上你这次屠城,我们大顺军名声算完了。皇上怎么跟你说都不行,能不生气吗?再说了,你们进城以后,杀的那些妇孺百姓,他们与你们有啥关系,你非要杀他们干什么?”牛金星说。
“斗这些弯弯心眼儿,我们也斗不过窑岗人。”刘宗敏低着头说,“士兵们进城后杀红了眼。我也看到死伤的弟兄们太多了,没有制止弟兄们。”
“窑岗人抓住这点,就来个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我们大顺军的威名弄的一落千丈。”牛金星说,“窑岗有高人哪!不是一般的高。我一直觉得,我们做的一切,窑岗人都算到了。甚至是他们安排的。”
“丞相,你也不用太长他人志气。我们武的不行,文的不行,不如降了窑岗人得啦!”刘宗敏说。
“哼!这也是皇上特别生气的原因。”牛金星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打过长江,准备远离窑岗人。争取在江南能有几年恢复的时间。皇上也在反省,要我们学学窑岗人的做法。你说,这次你要是惹火了窑岗人,他们把战船开过来。是不是坏了皇上的大计。”
“哎呦!是差一点儿。”刘宗敏这次更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我们过不了江,哪天窑岗人打过来。我们是不是无处可去了?”牛金星问道。
“丞相,这回我们这里再不能象陕西那样,不战就退,拱手让给窑岗人。想想,我们都对不住那些在陕西没得到撤退命令和窑岗人战死的弟兄。”刘宗敏说。
“这次皇上也不会轻易放手。我们只是多准备一条退路而已。军师在家也在布置对付窑岗人的事。”牛金星说。
“我现在想的还是眼前的应天府,这很可能是块硬骨头。”刘宗敏说。
“是啊!必然是一场血战。”牛金星说,“那些阉驴更难对付,他们一个个对大明朝庭死忠。我们一定要准备好再出手。”
“太久了也不行,我们准备,他们也准备。”刘宗敏说,“我看我们粮草运上来了就开战吧!以免夜长梦多。”
“行!”牛金星点头说。
李公公消息很灵通,张知木回来一上班,就看见他在门前等着呢。
把李公公让进办公室,杨玉琳安排人给他上了茶水。
张知木问:“我一回来就听说了,李公公一直想找我?”
“是啊!张东家,应天府危急啊!”李公公说,“皇上请您赶紧派兵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应天府危急与我们有啥关系。我们派兵了,帮他们刚打完仗,他们就把我们赶回来了。”张知木说,“我也看了,朝廷这些人,你把心交给他们,也交不透。我们的心早就寒了。”
李公公听出来了,张知木不满意的不仅仅是应天府那些人,话里话外对皇上也是不满意。不过,他顾不上这些了,“张东家,就不要和应天府的那些人计较了。看在皇上的面子上,你们就发兵吧!”
“要不是冲皇上的面子,我这次能到大草原那边让蚊子咬去?”张知木说,“上次退回来的兵,都安排到河套那边的边防上了。我这次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调些兵马过来。可是,没想到蒙古人现在很猖狂。他们利用马快的优势对我们是打了就跑,抢了就跑。我们的兵力是捉襟见肘,根本不够用。你说说,边关的兵能撤吗?”
“步兵不行,你们派战船过去也行啊!”李公公说。
“你以为我没想过啊?”张知木说,“我们的战船不同于木帆船,有个停的地方就行。必须有专用码头停靠,有专门的人员服务,这样才能保证船上的水、煤、油、吃用的供给。我们刚撤走,我们在镇江辛辛苦苦花了很长时间建好的专用码头,就被应天府的人给拆除了。”
“你们在江北那里不是有一个基地吗?”李公公有些急了。
“哼哼!”张知木哼了一声,说:“那个基地里面的水都抽干了。船根本进不去,还刚开始建设。”
“看来,张东家是说啥也不出兵了,是吗?”李公公脖子上的筋斗蹦起来了。
张知木一见也没客气,“李公公,我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好好给你解释,你听不进去。我看你是给脸不要脸了!你现在可以出去了!”
李公公知道自己失态了,赶紧说:“张东家,你别误会!现在真的是十万火急啊!”
可是没等他说完,杨玉琳已经拎着手枪进来了。上好子弹的杨玉琳将手枪对准李公公的头说:“出去!小心我手一抖,走火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