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南征调整 铁路远景-《改变》


    第(2/3)页

    欧阳鹤和陈玉峰对视一眼,说:“看来张总对这个调水工程,是下定了决心。呵呵!”

    “是的,这是一个关乎全局的决定。他可以彻底的改善我们整个西北地区的环境。这件事慢慢再说吧。”张知木说,“说说明年要是开始南征,我们还有啥问题?”

    “我们自己的准备都可以完成,可是有一个变数,我们需要考虑。”欧阳鹤说,“东北方面,满清的多尔衮蠢蠢欲动。我想很可能,他们会乘我们南征之际,对大明朝出手。我担心的是他们不会硬碰山海关。那时候,皇上很可能会调姜镶他们大同的兵马。因为皇上知道我们在河套地区有很多人马,他不担心那边的蒙古人。所以会调用大同的兵马。”

    “我们出击前,要整编大同的兵马呢?”张知木说。

    “那他就调不动大同兵马了。”欧阳鹤说,“那样的话,就等于我们和朝廷半公开翻脸了。”

    “我们和代王、姜镶的往来,西厂不可能不知道。估计皇上已经知道我们和代王、姜镶的联系。再说了朝廷在大同还有都指挥使、布政使、按查使,他们对大同之事,不可能不了解。大同的事,我们和皇上下的是明旗。”

    “那我们就不用顾忌太多,该怎么办就这么办。”欧阳鹤说,“为了改编大同军队,我们想整编成一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一个步骑混编的边防军。现在我们马上着手组建一个步兵军、骑兵军、步骑混编军的架子,就是从各军抽出来三个军的军官架子,没有士兵。一旦开始整编,将士兵补充进去就行。当然我们也会抽调一些骨干士兵。每个班里最少要有一到两名老兵。”

    “好办法!”张知木说,“我看也可以将新士兵安排进老军队,顶替抽调的士兵,这样就可以多抽些老兵过来。还有原来官兵的军官怎么办?”

    “我们留用的进行培训。以后还要扩军,培训好了,他们都是很好的军官啊!”欧阳鹤说。

    “到时候就怕姜镶有想法。”张知木说。

    “他有想法也没办法。”陈玉峰说,“我们的军队,不允许属于任何人的。高级军官,以后都要轮换任职。”

    “你们想的已经很周到了,”张知木说,“不过就是还有一个问题,满清真的进关了怎么办?我们是不是留部队应变。”

    “我们留守的军队出去对府他们就够了。不过,张总我们还真的不能菩萨心肠。我们有理由不出兵的。因为我们的队伍都南征了。就让满清折腾一下,也牵制一下皇上。我担心的是,我们南征之后,皇上会有动作呢。”欧阳鹤说。

    “知木,我们拿下长江以北之后,不能再后院不防守了。我们需要将太行八径都派兵守住。以免后顾之忧。”陈玉峰说,“虽然军事上我们根本不怕他们,可是不关门总是不好。”

    “是啊,陈叔说的是。那时候,我们可以把开封到淮安的黄河以西都收过来。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都收回来,要是李自成肯帮忙,把应天府拿下来,我们就不客气。都收回来。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换一种姿态和皇上打交道了。”

    “张总,我倒是建议,我们拿下这些地方之后,应该好好经营一段时间。”欧阳鹤说。

    “就怕,那时候由不得我们。”陈玉峰说,“满清不会留给我们太多的发展时间,他们会比皇上还关心我们。我们南征就是他们的机会。估计那时候,蒙古人也会忍不住了。”

    “呵呵!我看差不多。”张知木说。

    “没事儿,军事上,他们一起来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欧阳鹤说,“真的是那样,就放手让我们官兵们好好显显身手。他们底下下都说,西征打的没意思。这群家伙!”

    “我挺担心的就是,他们都没打过吃亏的仗,能不能打恶仗?”张知木说。

    “放心吧!知木。总打胜仗的军队,更能打恶仗!”陈玉峰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

    大事说完了,三个人也轻松了下来。这是真正决定窑岗命运的三个人。

    张知木又把决定在冶场和窑岗间建电车线路,和在两地间建家属区的事,和陈玉峰、欧阳鹤说了一遍。

    欧阳鹤放下茶碗说:“张总啊,我有个建议。我们所有的建设,都要自己搞不行。我们窑岗的住宅就建不过来。我们大明朝有很多搞营建的,我们可以包给他们建吗!也可以让他们赚点银子。他们不会搞啥上下水电煤气,那些我们提出要求之后,留出来位置,由我们搞就行了。”

    “好主意!”张知木说,“不过,我知道那些承包商都是压榨工人血汗挣银子,都是黑心人。我听陆先生说,在张家口承建我们工程的黑心老板,给工人们吃的像猪狗食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