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取灵州打宁夏中卫 李魁偷袭萧关-《改变》


    第(1/3)页

    第四十七章  取灵州打宁夏中卫  李魁偷袭萧关

    大明朝在宁夏设军政合一宁夏镇(府)(辖地同心县、盐池县及其北部的沿黄河各市、县、区),下设7个卫,即宁夏卫(贺兰县、平罗县)、宁夏左屯卫(吴忠利通区、灵武市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宁夏右屯卫(永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东地区)、宁夏中屯卫和宁夏前卫、宁夏中卫(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分水岭以西地区)、宁夏后卫(盐池县和同心县东部地区)。卫下设所,所管堡。

    灵州这里靠近黄河的横城堡,是二道边的墙的起点儿,后面的固原那道边墙称为内边,宁夏后卫属于头道边。这边的长城一共有三道边。

    宁德他们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打进了灵州,不过大部分守军都逃了。那位守卫这里的都尉,明知道根本防不住窑岗人的进攻,他自己用宝剑自尽,也让他手下的官兵们四散逃走了。宁德他们花了一天时间,收拾二道边的长城上的残余守军。然后将这里的管理权移交给随队来的窑岗官员和警察。城里的百姓,看见窑岗的军队军纪很好,都出来和他们打招呼。这一带回民人数很多。但是窑岗人的告示宣传的很好。告诉大家,窑岗人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人民信仰任何宗教的权利,但是任何人不得强迫他人信仰任何宗教,不以任何宗教名义从事犯罪活动。

    有大胆的百姓看到窑岗人的服装虽然一看面料就非常好,但是有很多不一样的,问他们有啥区别?

    窑岗人告诉他们,穿迷彩服的,就是那种花花绿绿的服装的是军人;那些穿黑衣服的是警察,也就是以前的衙役;那些便服的是官员。

    宁德他们没想到,在这些民族地区,他们更受欢迎。看来是李自成没能搞好民族关系。

    李魁他们攻打宁夏后卫的时候,宁德他们已经离开灵州,向宁夏中卫进发了。

    宁夏中卫是一个很重要的边关要冲。李自成在这里也布有重兵,设有十三座城堡,柔远堡、镇靖堡、镇虏堡、石空寺堡、枣园堡、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宁安堡、宁安新堡、威武堡、古水井堡、控夷堡等。

    宁德派出一路兵马监视固原方向,又分兵几路出击解决这些城堡。这里的城堡守军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没有不打就投降的。因此,窑岗官兵们只好是一个个武力解决这些城堡。在三路大军中,宁德他们打的仗比刘云他们还多。宁德他们还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过了宁夏府不远,拖轮就没法前行了,只有两艘快艇可以逆流而上。但是快艇用的柴油就需要岸上的骆驼替他们驮着。虽然很麻烦,但是黄河水面上有两条快艇,非常的方便,特别是快艇上装的12.7毫米重机枪,威力太大了。只要在它的射击程内,一般的目标难逃厄运。

    解决宁夏中卫这一带,宁德他们花了不少时间,可是奇怪的是,固原那里屯有大量的兵马,他们却没有一点儿动静。

    宁德他们解决了宁夏中卫,将地方交给了后面跟进的官员和警察,向靖虏进军的时候,李魁他们已经兵临固原城下。

    李魁他们解决了宁夏后卫,按照计划应该由他们负责打到定边。但是刘云他们已经先于李魁解决了定边,周遇吉的兵马早就等在定边营。李魁他们用电报联系的时候,那边的周遇吉的队伍,回电报说,你们不用向东打了,我们向西打过去就行了,反正这里也都是由我们来守卫。

    这样李魁和刘云他们一联系,就同时从两个方向向固原州进发。李魁他们留下一些军队看管宁夏后卫等着周遇吉的兵马就行。

    李魁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就是萧关。萧关位于韦州(同心县)长城上。内边长城从韦州(同心县)向西到靖虏为(靖远县)六百里,向东至定边营(定边县)三百里。这处萧关是新建的萧关,是关中四关之一,关中的北大门。固原就在这道内边长城的南面。现在的萧关不同于秦汉时的萧关,秦汉时的萧关是在固原的东南方向。不过现在的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口,而是长城的一部分。

    来到萧关,李魁不会有那些文人的感慨,也不会吟诵那些千古流传的诗句。望着雄伟险峻雄关,李魁想的是怎么能尽快的抢在刘云他们那一路的前面,打到固原城下。不过李魁记得,在窑岗的时候,不论是张总还是欧阳鹤都很感慨,他们说这里自古就是汉人出使西域的关口,看来最好还是不要破坏了好。可是不用**炸开城门还有别的办法吗?这里的长城修的高大坚固,查看了一圈儿,也没找到突破口。

    部下们都说:“副司令,不行就还是老办法,将城门连同城门楼子炸开得啦,我们带的**足够用了。”

    “张总好像很喜欢这个萧关,我看要是有办法尽量别炸了。哪天说不定张总过来要看萧关,如果被我炸没,还不说我是败家子啊?看看再说吧!”李魁说,“不过,我们的大喇叭别闲着,该去喊话,还去喊话。让他们知道跟我们干的好处,那样就没有人跟我们拼命了。”

    这时,出去四处侦查的特种兵回来要求见李魁,李魁赶紧请特种兵进来。

    特种兵中队长对李魁说:“报告副司令,我们找到他们的软肋了。”

    “什么!有办法了?”李魁过去拉着特种兵的手说,“快说,啥办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