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李岩送信 柳成潢遇伏-《改变》
第(2/3)页
各位听众!有关我们窑岗民军的战况,我们会随时向大家播报。请大家注意收听!”
接着的正常新闻播报已经没有人在听了。
这段简短的新闻,一共用了几分钟,可是引起的轰动效果难以形容。几乎大明朝各处人们议论的事情都是这件事儿了。无线电广播第一次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听到这消息最震惊的还是李自成。按照习惯,李自成是一边吃着早餐听着新闻。
虽然李自成对窑岗人的进攻早就心里有准备,可是事到临头了,李自成还是发蒙。渭南前线的消息还没到,窑岗人的广播到是先到了,更不用说榆林那边了。恐怕窑岗军队没到榆林,他们那里还不知道呢。李自成愣愣坐在那里有些觉得很滑稽,就像是个玩笑一样。难道窑岗人不知道这样做会让我李自成听到吗?一定能知道。可是为啥他们还要这样做呢?难道他们就不怕我因此而有准备吗?看来他们是不怕,这也是告诉我,他们根本没在乎我准不不准备。
想到这李自成起身转了两圈儿,心说,“我那两个宝贝丞相和军师也该到了。每次他们都跟我装糊涂,其实他们家里都有收音机,听窑岗人广播比我还积极。”
可是这两位李自成等的人没到,却等来了另一位文臣,御史李文来了。
御史专门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同时也负责保管朝廷的档案文件。李文是李自成的绝对亲信也是自己的亲戚。他可以随时见到李自成。不过这个时候李文来了,让李自成心里更不安了。
这个李文还真的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以前和李岩的脾气相投关系很好。今天一早就有人到李文府上,非要见李文。来人说是受一位名叫李岩的人之托,送来一封书信。
李文赶紧出来见了这个人,这个人说是自己是一个商人,路过潼关的时候,一个叫李岩的人给了他一些银子,让他来送信的,其他的一概不知。
李文赏了来人就让他走了。
回到书房,李文打开这封信,再想找送信儿的人,人早就没影了。
原来信里面的确是有一封李岩写给李文的信,李岩告诉他窑岗人马上就要进攻了,请把信里面密封的另一封信尽快的送给李自成,十万火急。
看完信,李文知道送信的人绝对不可能是啥商人,否择这么重要的信儿,送的这么准时,绝对不可能委托外人。李岩知道,只有自己这个时候能见到李自成。因此才把信送到他家里了。
李自成接过李岩的信,手都有一些颤抖。他不知道这封信会给他带来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不过再坏也不会坏过窑岗人来进攻了吧?
想到这,李自成迅速打开李岩的信,借着灯光看了起来。
李岩在信里面首先是问候了一下李自成,也说了自己是受到了李自成的误解,等他到了窑岗才知道,这次是窑岗人,他的好朋友欧阳鹤使了一个离间计,这件事窑岗的张总也已经跟自己说开了,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请我到窑岗和他们共谋大事。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已经不受闯王的重用,乘机使了手段。不过到了窑岗之后,觉得窑岗的一切都很适合自己。此事不多说了。
今去信目的是通报闯王,窑岗人已经开始向陕西进军了。由于顾忌你我原来的情分,张总同意我不参加这个方向的行动。我到长城以北去彻底解决鄂尔多斯人的问题。关于闯王,我和张总多次介绍过,张总对闯王也是很敬佩。这次进攻陕西之事确定之后,我和张总又谈及闯王的问题。弟虽然不参加行动,还是担心闯王的安危。对此张总表示,这次我们只要陕西不要李自成。
经商议,张总同意放闯王出关。我们已经派人将商於古道、大散关古道的道路破坏一半儿,可以通人马不能通车。但是我们不派人把守,以让你们通行。不过张总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你们不能对城池进行破坏。张总也让我转告你,陕西百姓久经战火生活不易,不要让他们再多受灾难。这也是闯王应该乐见的。也请闯王放心,我们会善待关中父老。
李岩以人格保证,不能跟随闯王出关的家人故交,待商於古道修好之后,我派人给闯王送出武关去。此事张总也首肯。
我们今天收复渭南后,明日进军西安,请闯王在我们军到达前离开西安。否则战火无情,弟再无相助之法。
李自成看望李岩的信,心里是五味杂陈不说,此时刘云他们已经开始架设浮桥了。
他们这边和包头那边不同,河面比那边要窄一些,但是水流要急一些。好在很早河曲古渡口这边就用水泥在地下浇筑了一个大墩子,河对岸保河台墩台下面的山坡上,还有一大块突出的岩石。这块突出的岩石方圆见丈高有一丈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