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败蒙古兵 销售商品房-《改变》
第(3/3)页
张知木一下子就猜到了,一定是清风子的照相机搞好了。
张知木把他们让进屋里,就问:“清风子师傅可是没有时间串门儿的人,一定有啥好消息?”
“大喜事儿啊!我们的手持照相机成功了!” 清风子接过杨玉琳他们送上的水杯,说:“你看看我们这个照相机,用硝化棉和樟脑制作的胶片,代替玻璃做底片。一个胶卷儿可以照二十张照片,而且可以很方便的携带。”说完,清风子又拿出来几卷冲洗好的胶卷儿和照片。
这时杨玉琳和杨青莲还没出去,他们也围过来看清风子的照相机。
张知木看完照相机,递给了杨玉琳。虽然这照相机体积有些大,也重一些,但是看得出来,窑岗的能工巧匠已经花费很多的心思。这家相机,清风子是按张知木说的用的六厘米x六厘米的胶片八十毫米的镜头。用的是双镜头反光镜头,一个镜头用于取景,另一个镜头用于曝光。用的卷帘式快门儿,速度是一到三百分之一秒。不过缺点是需要到暗室里面装卸胶卷,这一点不太方便。
张知木说:“你们的相机造出来,是一件大好事儿。现在的相机有个缺点就是太重了。但是不怕,冶场那边很快的就会冶炼出来金属铝来,那东西会比钢轻得多,而且易于铸造。那时候照相机就可以造的很轻了。”
杨玉琳插言说:“最好能在外面换胶卷。不然还要跑回暗室里面换胶卷太麻烦。”
张知木说:“你们的胶卷可以在外面一层包上一层黑纸然后卷起来,就是打开一头,也只会曝光一点儿,这样安装完胶卷将曝光的一段卷过去不用就行了。”
清风子说:“如果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清风子师傅,我的建议是。你们还要搞出来三十五毫米胶片的单反照相机,因为这样的照相机,才真的是对着景物实际照相。”张知木说完,就把单反照相机的光学原理图给他们画了出来。对于照相张知木不陌生,小的时候就开始玩儿照相机,那时候照相机还是稀有之物。
单反相机取景的时候镜头里面的光线,会通过一个快门前面四十五角的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上面的一个毛玻璃上,而毛玻璃上面是一个五棱镜,将光线反射到取景器里。当照相按动快门时,反光镜上抬同时快门儿打开,让光线照到胶片上。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光圈很小的时候,光线进入取景器会少,影响调焦。所以必须是取景时将光圈调大,按动快门的时候再将光圈儿调到选定的大小。
孙亮看完张知木画的光路图说:“光学的东西我看不会太难。就是机械配合上要费点劲儿。”
那个搞钟表的说:“机械上是有点难度,有些麻烦,不过还没有特别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那些光圈和快门儿技术,都可以借鉴120相机的。”
清风子说:“我的胶卷更没有问题。”
张知木说:“这件事儿还是需要清风子师傅牵头研制。”
“没有问题,这件事儿还是我来负责。”清风子说。
张知木问:“你们知道为啥要让你们搞这个三五毫米的照相机吗?”
清风子他们都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道张知木要说啥,都摇摇头。
“我给你们介绍一种现象吧。”张知木说,“我们的眼睛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当你眼前的东西突然不在了,你的眼睛还是要保留这个东西的图像一点时间。这个现象叫视觉暂留,这是由我们视网膜反应速度决定的。这个时间尽管只有二十四分之一秒左右,但是对我们来说就有很大的用处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欺骗我们自己的眼睛。”
清风子没听明白这件事有啥可利用的,问:“张总,你就说想干啥吧?”
“我想拍电影。”张知木说。
-------------
宋军占领北海道,元寇登陆九州岛。开辟日本战场。--《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