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弃福船 见郑芝龙-《改变》


    第(2/3)页

    回到林家,张知木主意已定。大家围坐在一起,喝了一会正宗的安溪铁观音,张知木说:“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看一方茶叶也要配一方水才行。这铁观音,我们回到北方去喝,就喝不出在这里的味道。”

    李茂说:“这是没办法,我们北方的水就是硬。什么茶也喝不出这种润劲儿。”

    张知木觉得该入正题了,说:“我们这次来泉州,主要的目的就是奔这艘**福船来的。不过我现在有一个想法,我们大家议一议。”

    喝了一口茶,张知木说:“第一,我看林先生,你不要和郑家人赌气。我看您还是到南安去见见郑芝龙,如果他真的能给你二十五两银子,您就把这艘船给他。就是再少一点儿也可以。”

    林宗伟一听说:“张总,我们林家绝对不会见他们多给银子就见财起意的。”

    “不不,您误会了,林先生。你让我把话说完。”张知木止住林宗伟说,“第二,我看这个船厂已经荒废了。四周我看都开始种上水稻了。不如这样,郑家把这艘船造好之后,我给您三十万两银子。您将这个船厂卖给我们窑岗。”

    “不不,张总。这可不行。你随便在这附近选一个地方,建一个这样的船厂,也用不了几万两银子。我这样一个地方,怎么会要你这么多银子?这个地方,你用就是了。”林宗伟连忙说。

    “林先生,您听我说。首先,我们要是现在就和郑芝龙对着干是很不理智的。如果我们非要自己改造这艘船,没有一个师的兵力在这里守卫,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不受郑芝龙他们的干扰。而且要保证这样一支军队的持续补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可能需要和郑芝龙的舰队进行正面作战。还有,就是我们需要这艘船,我们要是开始改造它,最少也要一年以后。大家也看到了,这艘船已经快完工了,我们改造它需要做很大的改动。我想不如我们重新按照我们的需要造一艘船,我们可以在造船的同时,就考虑好锅炉蒸汽机的安装。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更好?”张知木认真解释说。

    “船的事,我看张总想的全面,可是船厂……”林宗伟觉得张知木说有些道理。

    “是这样的。我看好了这个船厂。这里的位置和船坞情况,都适合改造成一个大型的造船厂。今天我问了林先生,造一艘新船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可是,如果我们买下这个船厂之后,在这里再建一个发电厂,在船坞旁边也建成龙门吊等基础设施。那么造船的速度是不是就可以加快不少?”张知木说。

    “张总,要是有如此大手笔,那造船的速度当然就快多了。以前我们要是将一根儿大木吊到位置要费很多天时间,如果有龙门吊,简直就不是问题。不过说实话,这个船厂你给我们十万两银子,就已经是很大的数了。”

    张知木说:“林先生,我是想将这个船厂附近的地都买下来。银子的事儿,你就别客气了。不过可有一样,我们要买这个船厂的事,千万不要说出去。等我们开始在这里大规模的开始建设的时候,我们也就有精力陪着郑芝龙玩一玩了。”

    “我非常赞同张总的想法。我们当务之急还是在凌水码头将那艘钢壳船造好,将我们的130大炮造好。这里的事儿需要缓一缓,以免影响我们分公司在这里的业务。”李茂对张知木的理智非常认同。

    大家也都表示同意张知木的意见。

    张知木说:“林先生,我们要是在这里搞一个大型的造船厂,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最重要的是人员准备。我想郑芝龙他们在这里造船,不可能完全都用他们自己带来的人。他们一定会在你们这里雇佣一些人。上次您跟我说过,你们这里很多年不造船,许多手艺人都走了。你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让自己的人进到船厂跟着学习造船技艺。还有一样,林先生也知道,我们在这里造船也不可能和你们原来完全一样。我们会用到大量的机械加工、焊接、电工、起重工等新的工种。可是我们北方人,不适应这里的气候,长时间在这里工作也不现实,因此需要在这里招聘大批的人员到窑岗去学习培训,条件成熟了,我们就可以带着他们回到泉州来。”

    卢炳义说:“对啊!我们不仅仅要在这里招收学员,也可以招收工人。”

    李茂说:“这里有不少出过洋的通晓各国语言的人,我们应该高薪聘到窑岗去给我们当老师,我们也要提前准备通事。”

    “对对!李公子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我看,卢先生,我们就下决心建一座语言学院。专门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我们不少地方语言的人才。现在我们有蒙古语的老师在我们窑岗,我们可以聘请通晓西洋、南洋等等各国语言的人才到我们窑岗去。”张知木说。

    李云鹤说:“这次到这里,我看有两件事儿需要做。一个是,把这个船厂的平面图画一下,将未来的规划初步搞一下。这样,我们回去后,有些东西就可以准备了。比如龙门吊的尺寸,发电厂位置和规模等等。再一个是,我们应该利用这里有一个现成大船在眼前的机会,参照着大致设计一下我们将来的蒸汽船是啥样的,哪个地方放锅炉,哪里放蒸汽机,哪里放发电机等等。”

    卢炳义说:“云鹤说得对,有了这样的实物,比我们照着图纸比划直观多了。”

    张知木也说:“对啊,我的建议是,我们既然来了。又有林先生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们就大致的设计两种这样大的船。一种是去掉所有的帆具和索具,造一条完全是用蒸汽机驱动的大船;另一种是有帆具的蒸汽船。”

    林宗伟说:“张总,这么大的船,主要是要进行远洋,可是远洋的话完全靠蒸汽机航行,那需要携带多少煤炭。不能借用风帆的话,航行的成本会非常高的。”

    “这件事,可以从两点来说。一个是,没有风帆的船,他的机动能力是帆船没法比的。这样的船也不用等啥风向合不合适。行驶自由度会大大的增加。再说了,将来我们也可以蒸汽船和帆船联合编队,没有帆的船可以利用它们的灵活性作为专门战船,掩护其它的帆船。”张知木解释说。

    最后,林宗伟说:“既然,这样商定了,我明天就到南安去拜访一下郑芝龙大人。回来后我就全力招聘人员,这次能多找一点人最好。以后再有愿意去山西的,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到扬州或者淮安,我们再安排船把他们带到窑岗去。”

    卢炳义和李云鹤他们这两天要留在这里设计船和船厂的事儿。张知木想回到泉州去好好转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