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频率计量 船坞改建-《改变》


    第(2/3)页

    张知木说:“我的建议是,你千万不要陷在哪些具体的活里。你要退出来成立一个焊接技术研究室,组织人专门研究各种焊接技术,然后开办焊接技术学校。以后我们的各个厂子里面都离不开焊工。你们就给各个厂子培养焊工。如果你们研究出来啥好的焊接办法,你再把他们这些焊工找回来进行培训。你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给焊工们平定级别。以后不同级别的人也有不同的工资待遇。你说这样好不好?”

    “要能这样可就太好了。我们现在每天都被焊接任务压的喘不过来气儿。所有的任务都是急活,我们几乎没有时间探究新技术,好多想法都没时间去搞。”陆文臣听到张知木的建议十分的高兴。

    张知木说:“那好,这件事儿,今天就定了。我要和李云鹤说说。还有一件事儿,我要问你,你们现在用电焊的好像少一点儿,用氺焊的多有些为啥?”

    “啊!你说的是这个啊。我们用氺焊是因为氺焊好控制,电焊不好控制,尤其是精确焊的时候不好控制。”陆文臣说。

    张知木说:“我知道,你们的电焊没有电流控制,所以焊接不好掌握。我昨天让杨昌他们为你们搞一种电流控制器,这样你们焊接的时候,愿意用大电流焊接就用大电流,愿意用小电流焊就用小电流。有了这东西,你们就会如鱼得水了。”

    “真的吗?这可太好了!”陆文臣知道张知木说的这东西的用处。

    张知木说:“马上我们就要造钢壳船了,你们的焊工都上去也不够用。这一段时间,你要多招一批焊工进行快速培训。不然时间来不急了。对了,你今天就去找一下杨昌,他们会为你们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来搞电焊机。”

    虽然前线还在对峙,可是窑岗人好像已经忘记了这些,整个窑岗又都忙了起来。

    张知木刚送走陆文臣,卢炳义打电话过来和张知木约定,下午林宗伟他们要来谈造船的事儿。

    林宗伟他们根据上次商量过的改进意见,对设计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在船上除了加上了空调、冷库外,蒸汽机也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些修改张知木都很满意,不过张知木又提议,每个舱里都要装上电话机和广播喇叭的位置。特别是穿线的时候,要统一进行。还有船上要能升降救生艇和交通快艇,要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都能工作的。

    林宗伟说这些都好办,因为这些都不需要改变船的整体结构。

    张知木也知道这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儿。不过张知木对他们说:“建钢铁船不同于造木船,我们凌水码头的那个船坞,必须改造。因为我们上船的大件儿都是非常重的。这些大件儿能不能上去船是很大的问题。不但船坞要改,旁边还要建一个大型的车间,好多东西都要在这里焊接之后,吊上船去。”

    林宗伟问:“张总,你能不能说说,这船坞需要如何改建。”

    张知木说:“我的意见是,将船坞改建成永久船坞,船坞的四周,都要用砖石砌好。船坞的深度也要开挖的深一点儿。最主要的要建成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林宗伟和卢炳义、石涛他们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啥是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张知木知道他们的疑虑,说:“大家稍等一下,一会李云鹤就到了,等他到了,我一起介绍一下这龙门起重机。因为还要请李云鹤他们造起重机。”

    李云鹤对这个事儿还很重视,他带来了几个以前搞过其它起重机的人一起过来。

    张知木拿出来几张画好的草图。为了让大家都能看明白,张知木又在黑板上,画了门式起重机的大致结构。

    根据现场情况,张知木画的是悬臂门式起重机,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有外伸悬臂梁。为了安全起见,起重机采用双主梁门结构。主梁采用箱型结构。起重小车在两个主梁上行走。

    大家听完张知木的介绍,都觉得要是有了这样的起重机,吊起东西来实在是太方便了。

    卢炳义说:“码头上要是能有这样的吊,装卸货物就太方便了。特别的是,以前不敢用船运的东西都可以运了。”

    李云鹤说:“好是好,可是要费很多好钢啊。张总说说,需要它能吊起来多重的东西吧?”

    张知木笑了笑说:“这事儿,我就不好说。你们商量一下,到底需要吊装多重的东西吧?不过你们要留出来余量,为以后做准备。”

    造船的事儿整整商量了一个下午。最后决定就在凌水码头的那个船坞附近建一个造船厂。

    这段时间,张知木他们忙活着窑岗生产之类的事情,刘云他们已经在前面整编完成四个师的基础上,又开始整编的准备工作,他们以五个团为基础,整编成五个师的骨架。就等着秦鹏他们训练完新兵之后补充进来就行了。如果这五个师整编完,窑岗就有九个整编师,还有一个没整编的步兵团。阎伯驹和杨靖这边还有一万五千多名警察部队。

    张知木知道这是一笔庞大的开销,可是也知道这只部队的战斗力也是没有对手的。到现在为止,张知木才从心里有了一点儿安全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