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群雄观望 窑岗神枪-《改变》
第(2/3)页
一位硕贝勒说:“难道镶红旗的仇就不报了吗?难道老罕王灭掉大明朝的遗愿就忘了吗?”
皇太极喝住这位硕贝勒说:“住嘴!让军师把话说完。”
范文程说:“我们要想入主中原,一定要利用好汉人。他们现在正在窝里打的热闹,我们就在这里继续修养生机,等他们打的两败俱伤,我们再去收拾残局。如果现在我们的进攻,他们如果休兵一起对付我们,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挺着让我们杀,我们也会杀得手软。”
皇太极说:“还是军师说的对。你们都给稳住气,等待时机合适再说。”
皇太极的这位军师范文程可是很有来头。范文程祖籍江西,他是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辽东沈阳卫(今沈阳市 ),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努尔哈赤攻陷抚顺,范文程参加后金政权。由于范文程是汉人对汉人非常了解,凡是对付明朝的策略、策反汉族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深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倚赖。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范文程还会侍奉顺治和康熙皇帝。如果他祖上的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知道,自己的后代会出了这样一个大汉奸的话,会不会宁愿断子绝孙呢。
不过历史总是这样的,汉奸这个事儿好像有的时候也不好说。前世的时候都说林则徐禁烟有功是个民主英雄,又有谁说他说是汉奸了呢!如果抗日战争没有胜利,日本人一直占领着中国,汪精卫还是不是汉奸了呢?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一切都是按照张知木的预想的那样发展的,军事上的事儿张知木基本上不太担心。不管外面的事儿,张知木这两天组装的自行车有了点眉目,虽然好多零件都是进行了反复修改,可是终究是凑齐了一辆自行车的零件。李云鹤给张知木找来帮忙的两工人,说啥也不相信两个轱辘的自行车能坐上去骑着走。张知木说:“你们照我说的做完就行,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这个自行车的链条是张知木看着两个工人一节节铆好的,因为这个链条太松了不行,太紧了也不行。链条最后和在一起的时候留出来了一节活扣,作为拆卸的接口。现在张知木要做的是自行车内胎的气嘴,这需要将铜制的气嘴和胶皮压在一起后还要用胶粘在一起。沾完事儿需要压一段时间,因为现在的胶没有前世时的那种快干胶。不过这样的胶粘完了会更牢固。
等着粘接自行车气嘴的功夫,杨昌乐颠颠儿的来找张知木了。一见到张知木,杨昌就说:“我说到处打电话找你都找到不到呢,你这里两手黑泥干啥呢?”
张知木说:“我在搞一个新东西,暂时保密不告诉你们。看你乐呵呵的,是不是电子三极管儿弄好了。”
杨昌说:“这次全弄完了,我们把它的各种参数曲线都给测完了。最主要的是我们再测的过程中,对电子三极管儿的认识更深了。起码的我们可以用它们给信号太小的电话机加一级甚至几级放大,这样的话就能把电话传的很远很远。”
说完杨昌把几张测试的参数曲线土递给张知木。
张知木说:“看来你们三极管儿的测试没白测。你们想到了用电子管给电话做放大器是很好的想法,其实你们还可以给电报机做放大器,他们的灵敏度可是比继电器中继的灵敏度高上百倍甚至千倍,有了他们以后中继站点就不用那么多了。不过,你们要记住中继的灵敏度太高了也不行,因为那会影响抗干扰能力。”
杨昌点头说:“看来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太多了。”
张知木说:“你算说对了。你们对电子通信的事儿还没入门儿呢。你们安排一下,我还要给你们上课。我先要给你们讲讲简单的放大电路,和简单的滤波电路。”
杨昌说:“好啊,我们随时都有时间,你啥时候有时间我们就都来听课。”
张知木说:“你们还是多弄一些电子管儿,我们有很多实验要做呢。另外,我看你们的碳膜电阻已经弄得不错了,我想让你们制作一些小容量的电容。这些东西是我们以后离不了的东西。”
杨昌问:“小容量的电容也是用碳膜做吗?”
张知木说:“不用。其实你们知道,电容就是两个电极板间的加了电压以后,能产生正负电荷的东西。我们可以在一个很薄瓷片两面,弄成金属薄膜,再连上两个导线,这样就是一个以瓷片为介质的电容了。你可以按照这样的办法制作这种瓷片电容;也可以用这办法,制作以云母为介质的云母电容。这样的小电容一定要制作出来很多种成系列的不同容量的电容。以后你们就会知道这些东西的妙用了。”
杨昌说:“我回去就安排他们制作电容。可是我们更希望你早一点的给我们讲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