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朕要活马-《改变》


    第(2/3)页

    想到这里张知木有些心绪难平,那些王爷该死就都杀了也没啥可惜的。可是那些无辜的百姓惨死的实在太冤。可气的是清兵在临沂解鞍放牧一个月,竟然没有一股明军去袭扰。可见大明朝已经烂透了,无可救药了。

    据记载满清正式入关前,在册的男丁一共也就是五万多人。可是大明朝那时竟然有九千万人口,年产铁九千吨。相差之悬殊令人乍舌。

    张知木长叹一声,觉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里一定有某种病毒,不然这样的悲剧不会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前世是所知的一个小小岛国竟然就祸害中华大地那多年,更可气的是就连菲律宾那样的小国也敢跟十几亿人口的中华大国叫板,而我们这样的大国还不敢吭声。难道这就是汉民族的宿命。张知木越想越生气,他觉得这次一定要改改中国人这个软骨的毛病,非要给中华民族添点血性不可。既然经过尝试,我手里的钢刀还是很锋利的,那我就要用这个阿巴泰祭祭刀。想到这里,张知木起身在自己的客房里不住的转圈。他已经决定了,这次一定南下会会这些清军。尽量减少他们造成的损失。不过现在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必须尽快的将范永斗这些网中鱼先收起来,然后做好出征的准备。

    等杨玉琳再次醒来,张知木让伙计到伙房让大师傅熬了点儿糊糊稀粥,然后扶着杨玉琳坐起来一点,靠在行李上。张知木一点一点的喂杨玉琳喝了半小碗儿糊糊粥。杨玉琳是和着眼泪一起把粥喝下去的。他没想到张知木还能如此的细心地照顾她。这让杨玉琳心里非常的感动。喝完粥,张知木用棉巾给她擦去眼泪,可是这眼泪就是不争气,不住的往外流。张知木一看这样不行啊,眼泪还擦不完了。他说:“你没喝多少水,都从眼睛里流出去了,身子会更虚。”

    这一下子把杨大小姐给逗乐了,虽然身子虚不敢大笑,可是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张知木说:“这下子就好了,我还以为这次要把你留在张家口了呢。”

    杨玉琳假作不悦说:“怎么,你盼着我死啊。”

    张知木说:“哪里话,你都吓死我了。”

    杨玉琳说:“看来你心里还是有我,不然你不会这么担心我。”这个时代,能像杨玉琳这样讲话的实在是不多。就这一点也很对张知木的脾气。不过杨玉琳的话,他没法接。他扶着杨玉琳躺下了,说:“别胡思乱想了,躺下睡一觉明天就好多了。”

    杨玉琳知道张知木是故意打岔,不过她也只好躺下休息,现在身子实在是虚弱得很,方才说了几句话就觉得有些累了。

    杨玉琳躺下后,张知木来到陆成祥这里,跟陆成祥说:“陆先生,明天能不能找几个铁匠铺子,用铁水铸一些弩雷的壳子。”

    陆成祥说:“张家口铁匠铺子不缺,我明天就安排人去。怎么我们带的家伙不够用啦。”

    张知木说:“打蒙古军营地时用的不少,还剩下一少半儿。我怕有事用到时不够用,所以先准备点没大错。”

    陆成祥说:“好明天让李菁给我一个样子,我亲自安排办这事儿,你放心吧。”

    陆成祥知道张知木这样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他就连忙表示一定会认真去办这事儿。

    听陆成祥这样说,张知木就放心了,说:“**我会跟守备大人去要一点。上次姜总兵给的**还有两千斤没用,在弄一些就够用了。弩雷壳能做的话就做三千个。还要买一些纸张和蜡,这些是做***和封堵弩雷用的。”

    陆成祥问:“杨姑娘好些啦吗?”

    张知木说:“好多了,方才喝了点儿粥睡了。可吓死我了。”

    陆成祥说:“张总啊,我就说句不该说的,回去你就把杨姑娘收了得啦,这姑娘对你就一个心思。我们大家都看得出来。再说了人家也配得上你。”

    张知木说:“陆先生能跟我说这些,是没把我当外人。你知道我刚刚和黄玉坤结婚,怎么能做这些对不起他的事呢。”

    陆成祥不解的问:“哎呦,一个大男人娶几个女人算什么,黄玉坤也决不是个小肚子鸡肠子的女人。不行回去我给你问一问。”

    张知木忙说:“别别,你可别干这事儿。不然我更说不清了。”

    陆成祥笑着说:“张总你啊,就这点大家伙看不明白你。哈哈!”

    这一晚上,由于没有了太多的牵挂,张知木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张知木起床就赶紧去看杨玉琳,可是杨玉琳早就醒了,而且已经吃过饭了。张知木说:“哎呀,昨天我睡得太死了,若是等我起来才吃饭,还不把你饿坏了。”

    杨玉琳说:“是我醒得早,这两天净睡觉了。醒了就觉得饿得不行,就象几辈子没吃过饭似的。”

    张知木看见杨玉琳精神好多了,就不太担心了。他自己也到饭堂去吃过饭,由李菁带人陪着来到守备衙门。他是想第一时间等到皇上的消息。

    可是张知木刚一到衙门大堂,王公公笑嘻嘻的站起来说:“张东家你还是来晚了,皇上的旨意已经到了。接旨吧。”

    张知木伸手就要接旨,身旁的守备李清说:“张东家,圣旨要跪接。”

    张知木最烦的就是下跪,不过今天要是不跪可是不行了,如果这王公公回去跟皇上一说,这个张知木接圣旨时都不下跪,那皇上一定觉得他有谋反之心。所以张知木只好跪下接过皇上的书信。王公公问:“张东家好像不太愿意下跪?”

    “难道,王公公喜欢下跪。”张知木以问代答道。
    第(2/3)页